性愛與死亡的關係也許只在一線之隔:「失樂園」影評

#有雷
megapx
給分: 8/10👏 某天無意間看到森田芳光電影展在放映「失樂園」, 電影略有耳聞就去一探究竟. 本來還以為比較老的藝術片展不會有很多人看, 結果差點買不到票, 果然人類就是很愛看情色的故事.  1. 死亡與殉情的關係 故事裡男女主的現實都很空虛, 女主在家裡事事服從不溫柔的老公(似乎婚姻也是父母要求), 男主有婦之夫被降職每天工作很無聊. 愛上男主後女主開始工作增加見面的機會, 兩人開始頻繁約會. 電影中現實與「不切實際」的愛情被對比. 比如取代男主地位的組長, 一生努力工作, 沒想到突然生大病死掉, 跟男主說, 自己早知道要死, 就應該像男主一樣多玩玩. 把一生奉獻給人公司, 結果到最後, 公司也不缺他一人.  可能, 愛情到最後現實化的同時也帶來的無趣化, 因此婚外的戀愛對兩人來說都是不現實, 且正因為不現實, 才更美好.  兩人對於「色」的追尋與「生」(除了活力, 熱血, 還有色的生物現實:就是讓人想生寶寶的生理機制)的渴望連結, 與現實的壓力和死亡的空虛成為對照. 換句話說, 兩人最具生命力的時刻, 就是不現實的, 秘密的, 和戀愛的時刻. 但是, 兩人放飛自我的情感的同時, 就是要與現實和社會底線脫鉤的開始. 到後面, 女主被媽媽罵成蕩婦, 女主的老公報復男主, 讓公司將他調到更爛的地方工作.  但是兩人愛意已絕, 繼續搞, 到了後面男女主,「想要變成對方」,「融入一體」的渴望開始出現. 一種想要離開死亡, 脫出乏味的生活, 脫出自我的身體限制的期待以色慾之姿顯現. 最後選擇殉情, 恐怕也是面對死亡的真, 不現實就不現實到底吧, 的心態. 我認為, 其實兩人的慾望也不一定只是「色」, 也可以代表對現實的叛逆與對生命力的熱情的追尋. 
megapx
2.色彩, 美感, 象徵性畫面的運用很到位.  裡面對顏色和象徵性畫面的運用很不錯. 比如男主與女主相遇都是穿黑色, 女主卻是穿白色, 中間一段對話中女主說自己喜歡男主的內心的「邪惡」, 而女主穿的顏色也越來越暗—具有離開純潔/開始叛逆之意味. 而男主在工作場合中, 都是灰色系大衣, 具有, 可能代表了職場生活的無趣, 也代表「一半還沒踏入黑暗」的狀態. 可是, 兩人在劇終選擇來到了大雪紛飛的鄉下旅館, 一起喝毒酒X到死, 那麼大雪的純白有沒有可能代表了回歸與某種「原始」的純粹, 一種「無」, 「死」,但是又「純」的非現實. 兩人X死的畫面還弄的很像一股逐漸溶在一起的建築/雕像材料, 特寫鏡頭+ 膚色變化很美, 死的鏡頭很永恆. 非常的高度專注於表達色的美, 所以幾乎沒有照下面的鏡頭, 全都是親嘴和上面的鏡頭. 這個效果, 也使失樂園對「色」的描繪遠離單純的色體(material/俗), 而是接近「色慾」, 某種(spirit)的「色」. 除了凸顯本作「高」(high arts) 的目標性, 也因為故事裡的愛慾不斷拿來與二人壓抑的日常對比, 很合理(至少在我看來).  裡面也多次出現潛意識形的, 象徵形的畫面. 比如電影一開始——瀑布畫面, 電影中間, 兩人畫面, 泡溫泉的各種「水」等——電影結束——又出現瀑布. 水除了性, 可能也能代表「生生不熄」之力. 
megapx
3.結論 在藝術性, 美感, 敘事, 獨創性, 等, 失樂園都有達標, 看得出來為什麼會獲獎又具如此影響力. 絕對是一部好的電影, 但是之所以給8 而不是九, 是因為本身好像沒有給我太大的啟發性. 有可能是因為「性的藝術性與結合的渴望與跳脫死亡之需求」的關聯很久以前就想到過所以沒有被震撼到? 並且, 整體電影氛圍從頭壓抑到尾; 雖然我認為是符合劇情非常合理的設定, 但是我個人如果要看壓抑的, 還是希望/需要壓抑中含些宣洩口. 簡單來說, 九分以上目前的評分標準就是必須要有一錘震撼或驚喜, 但是失樂園的結局卻蠻好預測的. 然後就是兩人大約X了N times 200 次差不多(開玩笑), 然後在X中X到死去了(殉情).  不過欣賞電影裡的畫面, 運鏡切換, 對「色」的藝術性描寫也是很賞心悅目的, 不過好像也就停留在了「嗯!很美」+「壓抑日系感」的階段. 看完電影還有問卷問我們有沒有學到日本文化, 的確, 日本確實有殉情文化(同時, 日本也是個宗教性比較空乏的地方), 然後, 女性的確都要在職場幫男的倒茶. 這會不會與女主在掉入不現實的愛情才開始工作也有關呢?
Like
6
Comment
encourage first comment
Do you have something in mind? Let's post it out and share it with every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