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爬文一段時間,版上許多文章給我很多幫助,第一次發文,有違反板規請跟我說
牙齒情況:
以前國中矯正過一次,後續是只帶一年多維持器,然後又長出了4顆智齒,擠歪了。
張嘴不仔細看的情況,上排還算是整齊的,但中線沒有對準唇中
下面前排就很明顯互擠,但沒有嚴重交錯
第一次矯正已經拔了3顆牙,後續矯正結束有另外再拔除智齒,總共7顆牙
僅諮詢一間木柵診所,就決定了,所以無法分享太多
1.因為這次目標是衡量交通因素(需要走路就可抵達)
2.想選矯正專科,家附近矯正專科明顯查詢只有那兩間x芯
3.傳統牙套是在選項內的,網路上分享另外一間明顯價格高太多,就沒去諮詢
4.會看評價最低的大部分內容能不能接受,這家多數都是在抱怨服務?沒有一些醫療錯誤的糾紛,我自己是對服務態度不要過差,都屬於能接受的情況,所以就決定前往諮詢
5.家人在這間植牙(不是同醫生),雖然是近期不太確定持久度,但過程情況都還蠻好的。帶家人去的過程也有跟牙助和櫃檯交談過,個人覺得都還算和善親切的,個別稍微冷淡也在接受範圍
(2023/09諮詢)
📌x芯牙醫診所 - 謝醫師
💠環境:蠻乾淨的,每次離開看到都會消毒重新更換器具上那個藍色膠帶(?),櫃台不是牙助,候診區人不多,診所內部我覺得牙助很多,整體環境是乾淨舒適的
💠等待時間:平日下午前往,第一次填寫完初診,上去二樓座位區等待,因為醫生還在處理前一個人,但整體預約時間到我離開約莫有1個小時(多為等待時間)
💠諮詢費用:掛號費150元,初次諮詢時僅會拍攝x光
💠資料蒐集費用:5000 (訂金,包含在總價內)
→這時候才會口掃及拍攝外觀照片和牙齒照片
💠牙套費用:不透露,因為齒亂程度及時間評估長短決定價格,每個人情況不一樣
( 不含骨釘,一隻5000元/拔牙1顆1200為同診所其他醫生執行 )
→隱適美初收6萬需要做模擬圖,上牙拖3萬,後續回診每次5千
→傳統上矯正器初收3萬,後續回診每次3千
💠諮詢過程:
第一次候診過程會有助理先帶去拍攝X光片,一陣子後再帶我去獨立諮詢室大概介紹基礎的牙套分類等並了解我的需求跟狀況,有一些基礎問題可以問助理,他能解答會先解答,不能會記錄稍等請醫生直接解答。
醫師聽完助理轉述的需求後並看完x光以及牙齒狀況,會先解答我剛剛詢問助理無法回復的問題,以及語帶保守說比較好的效果應該有可能需要拔牙跟裝骨釘(因為我一開始的需求是單純希望把下排牙齒排列整齊而已,如果真的不拔牙跟不裝骨釘感覺醫生語氣只要我堅定要求也不會一定要求我做)。然後醫生會直接分開報價不同牙套的價格,如果我沒有任何問題就建議我再考慮看看,因為我問題太少了整體諮詢時間感覺不到10~15分鐘。
回去掙扎了一個禮拜,主要是糾結到底要戴蒙還是隱適美,幾天後就預約下個禮拜做資料蒐集,也決定既然都做了,就跟醫生說願意為了最後的效果拔牙跟裝骨釘。
整體過程覺得醫生很溫柔輕聲細語,不會滔滔不決得推銷,但整體也比較被動,僅會回答你所提出的問題,初次諮詢也感覺比較不會一開始就說明他計畫,沒有問題的前提下整個諮詢過程可能10分鐘內就結束了
⛔目前設想可能碰到的問題:
1.專科醫生非每天坐班,可能預約時間偏少,下次約診時間可能會比其他診所晚幾周
2.預約時間非診療時間,要有等待的心理準備及時間,可能前一位病患突發狀況處理過久之類,家人有等1個小時的情況(其他醫生)
矯正心路歷程...
這次是二次矯正,當初是國中班導推薦去某一間牙醫診所矯正,傻傻的,沒有做任何諮詢就做了,沒有什麼美學諮詢什麼調整,就比較單純把牙齒排列整齊。後續是只帶一年多維持器,然後又長出了4顆智齒.....,某一天驚覺自己牙齒又歪了。
回去原本牙齒診所是先建議我拔掉智齒等肉長好再談二次矯正,結果拔完碰到疫情的情況就一直拖著,會想回去原本診所不是醫生多厲害,只是單純想說二次矯正同一個醫生會不會比較好談價格(這位醫生也讓我們家有諸多怨言就是了,總之現在的我不太推,在小巨蛋附近的一位醫生,雖然我還有家人在這間持續治療😂)。
拖著拖著,近期又冒出矯正念頭,對著鏡子瘋狂注意自己的牙齒,又開始擔心自己照片大笑和張嘴的牙齒很亂。爬文後,知道二次矯正基本沒有比較便宜後,還是尋覓家附近的牙科診所。
然後再繼續糾結價格,到底要戴蒙還是隱適美,衡量並了解自己的惰性,覺得如果當天出去吃飯我就整天不會戴了,在家可能也會吃完飯拖一陣子才戴。回想當初戴傳統感覺很多情況都還能接受(不清楚是否相隔多年記憶美化)。隱適美優點很棒但我是個不出門的宅女,疫情前多數也會懶的化妝戴口罩出門,所以思索是不是要因為對我不會很必要的優點多支付這麼多錢,加上很愛吃小零食,就還是選擇了戴蒙。
爬文有需多的恐嚇(?)跟副作用(?),可也有很多很好的分享,像初次諮詢醫生建議可以打骨釘,第一次聽到我簡直嚇慘(因為我上次沒打骨釘,乍聽很像什麼醫美療程打進去放一輩子之類的),回家爬文後,有些是超劇痛但也有無感的人,雖然不清楚我會是哪種,但也讓我消除我很多嚇自己的疑慮。現在還是會有各種疑問冒出來,下次就可以直接詢問醫生了!
覺得長大後牙齒矯正是需要一股衝動,以及需要戴一輩子維持器的心理準備,現在我憑著這股衝動支付了訂金,希望接下來一切順利了,感謝所有Dcard其他分享者及yt許多的矯正影片,有後續可以分享的會再來分享的。
(2024/08/16更新)-目前從第一次付費至今約經歷10個月
⏰第一次2023/9/19,做口掃資料收集,拍攝照片等
⏰第二次2023/10/11,跟醫生確認最終方案,是否拔牙等
⏰第三次2023/10/24,拔牙預約(僅拔1顆),同診所其他醫生施作
→覺得拔牙的醫生也很溫柔,剛好我那顆特別難拔,也一直邊詢問我的感受
⏰第四次2023/10/31,黏單排矯正器/⏰第五次2023/11/28,另外一排矯正器
→好像是給出適應期,下次會再黏另外一排,黏完兩排也還不會裝線,會再給出一個時應期,再下次的預約才會裝線
⏰第六次2023/12/02,正式裝線,才算是正式開始進入矯正週期
後面就不列舉時間,醫生是交錯換線,這次預約換上排線,隔次就換下排線這樣子。某天突然就覺得自己下排凸出來的已經回位,目前最後一次(2024/08)醫生是說要準備開始幫我關拔牙的洞。
每次都只換一排線的情況,覺得牙齒酸軟情況好像比當初帶傳統兩排一起換線情況,又更快適應,約第三天就只剩微酸可以正常飲食。雖然第一天吃比較慢,在不要吃很硬或需要咀嚼較久的食物前提,我也還是會正常吃飯~
剩下內文隨意分享這半年的零星想法,想到什麼寫什麼~
半年以來覺得比起傳統我會更推薦戴蒙,光矯正器比較圓潤的前提,嘴巴都沒有因為矯正器破洞!!!嘴巴破洞都是很明顯當下火氣大(?),嘴巴肉稍微發炎咬到自己…。黏矯正器第一天就有給我軟蠟,說如果矯正器刮嘴巴,可以用軟蠟貼在覺得刮的位置,我半年來也只用了1次,雖然也有可能因為我帶過傳統的,所以很能適應這種情況?但總之不用像以前帶傳統破洞時候一直捏自己臉頰讓傷口遠離矯正器那種痛苦日子……
不過就戴蒙矯正器來講,我一開始還以為是全口白色款,結果後排也是金屬色的(線也是金屬色),但就是不張大嘴,純微笑就也看不到後排金屬牙套就是了,照片不近照也是看不到矯正器。另外是覺得實際牙齒上的,不是當初諮詢時示範齒模上那一套,感覺矯正器比齒模上來講較大顆?也不肯定是不是黏在自己嘴巴上盯著看所以有這種錯覺…
有一次矯正器掉落一顆,因為覺得沒有影響,就等到下次預約才回去找醫生,但醫生斷定這次剛好掉的是準備換線的那一排,就無法換線,得再等到下次預約,醫生是說這樣沒拉到位,會導致後續的新線放不進去。結果上診療座不到10分鐘,把矯正器黏回去而已,就被叫預約下次,雖然認同醫生說的,但就感覺這個月白費了…下次再掉落,我會記得早點回診的
之前擔心每次候診時間,也的確有可能需要等待很久,最久有等待30分鐘多吧?所以需要有心理準備,當天有事情不要把事情掐得太緊湊。純換線的情況醫生動作都很快,牙齒沒有另外有意外的情況,覺得都不會超過10分鐘。
有時候醫生發現特別明顯大塊的牙結石,也會幫忙稍微洗掉,碰到半年一次的政府洗牙補助時間,也會詢問要不要順便洗牙,有碰到一次,謝醫生洗牙蠻溫柔的!
大概目前就這樣?也只是把大概情況分享一下,如果家裡在附近有興趣找矯正專科矯正,半年整體感受還是推薦可以直接去找謝醫師諮詢看看,看能不能跟醫生對的上頻率或自己看看診間感受?覺得不符合需求就再找找別家!
半年來牙齒也沒發生不好的情況,至於醫生矯正是否厲害這方面,因為我本身牙齒本來就不是大亂的前提,可能要完全矯正結束才會有想法吧?沒特殊意外的話,下次補充應該就是直接2年後的矯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