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 我有一個跟寶特瓶差不多重的早產寶寶(出院復健篇Part3)

有人建議我可以開一個卡稱, 讓大家方便追蹤看文章。 不太知道怎麼把文章弄到這個裡面, 所以整理了之前的文章連結, 方便大家取用。 小小分享記錄生活的點滴, 希望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 「你都不會心疼嗎?」 有時候是我媽,有時候是我先生,有時候是我公婆。 看誰陪我一起帶孩子去做復健,總是會在我女兒暴哭後,問出這麼一句話。   ----------------------------------------------- 禮拜一早上,不知道是不是過了一個周末,所以總是會有大批車潮排著隊要進入醫院看診。 我們8點半從家裡出發,總是要到9點半才能進到醫院的停車場。   久而久之,我們養成提前出發的習慣。 久而久之,我們也成為了在走廊上等待復健的「常客」。 久而久之,總是會有幾個孩子讓你印象深刻。   有一個小女孩,看起來差不多是2歲多的孩子,臉上戴著粉紅色的小眼鏡。 她的不一樣是一眼就看的出來的。 這個孩子沒有辦法自主站立,身體被輔具架著,雙手攤在輔具前的橫桿上,頭部因為沒有辦法支撐,所以只能隨意地擺動。 帶孩子來做復健的是她的爺爺奶奶,我看的出來他們很愛她。 他們總會輕輕地跟她說話:「你會不會口渴啊?來我們來喝個水唷。」 有時,奶奶看孩子眼睛閉著應該在睡覺了,會把帽子下拉到她的眼睛周圍。 這時爺爺總會說:「唉唷,你把她的眼睛遮住了啦,她還想多看看這裡,探索一下啦。我要帶她出去散步」。 然後,爺爺就會推著她到處走來走去。 奶奶與我目光相對,對視一笑。   有一個小男孩,跑來跑去,跌倒,再站起來。 他的爺爺在後面追著他:「唉唷,你不要再跑了啦。」 「我覺得他走得很好呀。」我看著他身旁的男孩,跟爺爺說 「哎呀,他是唐氏症啦。他發育比較慢,2歲才會開始走路。你看,他現在還會搖搖晃晃跌倒。普通的孩子吼,1歲多就會開始走路啦。」 爺爺講完後,又開始追著他的寶貝孫子跑來跑去。   有一個小女孩,常常安安靜靜的坐在我身旁,他的爸爸坐在另外一邊。 有時,小女孩會乖乖坐在位置上吃早餐看平板。 有一次,她看到我女兒吃手指吃的津津有味,突然冒出了一句:「你不要在吃手指了啦,會有細菌歐。」 「唉唷,人家小北鼻就會吃手指啊。」他爸爸在她身旁不好意思地說 「哈,沒關係啦!」我跟她爸爸說,然後看向妹妹「我覺得你說得很對,手手有細菌,不能吃手手。我以後會跟她說的。」 這個妹妹看起來很健康啊! 乖乖吃飯,語言表達能力也滿正常的,身體似乎也沒有什麼缺陷。 在我納悶的時候,一位治療師拿了一本冊子走了過來。 我好奇看了一眼「歐,心理治療手冊。」   原來,這裡的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身體心靈的缺乏。 但是我想他們都是幸運的,有著願意花時間陪著他們治療的家人。 我知道,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裡,一定還有狀況比這些孩子更糟糕,卻被忽視在黑暗中成長。   所以,我心疼嗎? 我覺得她很幸運, 有這麼好的醫療團隊時刻關心著她,有這麼多愛她的人陪在她身邊。 她的身體能讓她在每一次做復健的之後,有著明顯的進步。   所以,我心疼嗎? 我會在她做復健暴哭的時候,一直看著時鐘,希望時間趕快到,趕快下課。 我會趁著休息的時間,緊緊地抱著她,讓她知道我們都在這裡。 我會在課後笑著跟她說:「沒事啊,我們剛剛只是在運動而已啊。」   所以,我心疼嗎? 不,我知道我不能心疼。 我如果心疼, 誰要堅持帶她去做這些事情。 誰要讓她理解自己不應該因為自己的身體缺陷而感到自卑。 誰要讓她知道這個世界不會一直順應著她。   我一直覺得, 越是這樣,她就更應該學著堅強,更應該學著有勇氣,更應該學會獨立。
Like
16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