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拉扯學 10. Small Talk &微助人 海歸回台染上的怪癖~
這裡人從小就在競爭。
【ㄇˉ怪癖的地理起源:🇪🇺歐陸篇】
荷比盧:布魯塞爾、列日、布魯日 、萊頓、阿姆斯特丹、盧森堡
德國:慕尼黑、萊比錫、法蘭克福、柏林。(巴伐利亞一些地區有可能在 2015年之後敘利亞難民接待湧入太多,治安惡化並讓原先當地純樸的民風被傷害,就十分可惜。)
瑞士:日內瓦、洛桑、蘇黎世。
希臘:雅典、亞該亞、哥林多…
蘇格蘭:愛丁堡、格拉斯哥…
英格蘭:許多地方
【中東篇🕌】
複雜,一言難盡。不像歐美也不像東亞。阿威懂些當地語言,情況可能跟去過的人又不一樣。講阿拉伯文的,與約旦(東岸)、海灣富國、巴勒斯坦人(西岸)這三種可期的 small talk 都不一樣。巴勒斯坦人最能當朋友講上話,但除了得口頭表態挺他們的政治,還通常有些牛脾氣(算是他們不太會社交)。用希伯來文或阿拉伯文問價錢或打招呼給你完全不同臉色看。
🛕
耶路撒冷舊城遊客爆滿的觀光區,商業化。但出到其他地方,以色列猶太人也不怎麼 small talk。哈雷迪人是社會嫌惡組織。週五開車或步行經過他們的社區,感受到的也是不友善。
🕋
海灣國加個約旦,裡面都很多菲傭、印傭打工。台灣女生去留學或去旅遊認識當地陌生人,是女生的話有機率會第一時間確認你是否是日本、韓國來?不是的話,立刻把妳當下等人看,跟中國人、印度人、菲律賓人一階。對他們不少人來說,台灣泰國菲律賓是一個東西。
跟當地久居的朋友分析:亞洲國家只看得起日韓,除了 GDP 足以上到阿拉伯油國的台面(也就是,沒有日韓人會去幫傭),還又是文化強力輸出國———日漫日遊韓劇韓綜可是沙漠年輕人(既是真的沙漠,也是文化沙漠)的精神食糧啊!
若你非日韓裔、又不通阿拉伯語和阿拉伯文化,那他們不單沒話題,也不太尊重你。
【ㄈˉ 微攀談、微助人的怪癖的清晨實驗】
一日之計在於晨;在歐美,要判斷 small Talk 和微助人會不會在一座城市發生,清晨出外測試最准。
在城市尚未完全甦醒的時候,去慢跑、騎車,呼吸冷冽的新鮮空氣,迎面跑來/騎來的人都會特別道早安。在美國都會或近郊,遇過大老遠的一句 Good Morning 中氣十足的女士和阿伯。
剛搬去還不習慣這一切時,最初可能有5、6次聽到問候時毫無回應準備。Pass 過對方。立馬就會懊悔:我好失禮啊!害羞什麼?眼神躲什麼躲?
在歐陸市區,經過早餐店、花店,都被訓練成眼神會提早帶過去整理的店員或老闆/闆娘,一對上眼深圳就可以孤燈塔格和崩揪灑娃。即使還沒有開始營業,但他們會想要跟一樣早起的你打招呼,為一日注入活力。
刻意撇頭、當沒看到人、迴避眼神接觸,初來乍到亞洲人專幹。韓國人這樣、大陸人習慣這樣、日本人我看得少;至於台灣人,似乎打小就被規訓路上別亂看。我們不是不看,而是迴避眼神接觸。「你看對方時,應該趁對方不注意;對方看你時,則最好眼神別過」——我們台灣人這究竟是什麼動機?
【ㄉˉ化敵為友的怪癖:微攀談之兩性篇】
有時,歐美地區重視跟你發生 small talk (微搭訕,延伸到微助人),不單純是民風心態爽朗,反而有其他心機。就有那麼一次,是被帶小女孩的金髮白人熟女姐姐在排隊時搭訕。當時需要在四下無人機場站牌地方等 45分鐘一班的公車進城。
交談完體感不舒服,細節還記得一點但就是不回顧了。總之目的性很明顯,就是她用交談處理只有我們在這的環境不安全感。環境狀態一解除,她也立刻斷開話匣子。
其實歐美大多治安不比台灣,當女性身旁出現其他膚色種族的陌生男人,自身被迫暫處於一個不易撤離、不易防身呼救的環境(不限於密閉空間,空曠開放空間更是),她會有壓迫感。
這是我既推敲,又看過不少歐美男生處事後幾乎100%確定的:一個歐美紳士於上述情況必做的是主動用心態健康、適度自我揭露的話題開啟 small talk 。
【ㄊˉ人情拉扯學之攀談外交原則】
那次以後的功課便是:身旁有獨處的妹子或阿姨趕快露正臉大方主動攀談【開啟 small talk +眼神接觸+微笑】。其實大多時候禮貌微笑就夠。嫌氣氛乾、語言能通再量力而為攀談吧!
攀談要誠懇、但本質仍是外交(sincere, if not cordial, while diplomatic),目的是讓她們確認你的 sanity and sociality,即:
-我頭腦清楚、談吐高雅、不是妳心目中有1% 擔憂的來讀博讀書讀到壓力太大會砍殺人的亞裔 sociopath——沒嗑藥
-我有很正當的理由出現在此場合——別誤會
-我更不是什麼在逃嫌疑犯,有高尚職業和穩固的社交網絡在這個社區——我沒混
-我更能道出昨晚出爐的重要運動賽事球賽結果、活在當下跟你們一樣是個死老美——我是人
-我還有很熟識的異性或有養寵物。不是什麼飢渴的性掠奪者或缺零錢用的丐幫——我溫柔
-甚至母嬰話題我也藉由當人家小孩叔叔或表舅,略懂略懂。——我同理
同樣如果對方看書裝忙、戴耳機漫不經心,你的存在感像空氣就是零,就無必要。一些屁孩年齡的美國女大生 真理褲+hoodies+flip flops 頭髮看起來沒很常洗、耳罩式耳機、車上會妥協蹲坐腳跟踩坐墊這種通常比較 rude。
這種 rogue 類白妞(或黑妞)看一眼未來就能辨識、不用接觸。這種是沒有跟人small talk 默契的。跟些吊兒郎當的瘦男生差不多,但經驗上後者都還更能接話鄰人的 small talk。
【ㄋˉ 結論:‘放癖’ 與快樂】
給人家攀談的目的是釋放「友善」,而不是真的要帶走什麼樣的友誼。
發現你健談,有點幽默、能流暢英文溝通,將幾個安全字詞如:相熟的異性、養貓狗、家中小孩、運動比賽、教會… ,足以讓她們能得到安全感也能降低環境戒心(甚至知道萬一出什麼事可以喊你幫忙)就可以停了。
-反之。奇怪的話跟話題一句都別講:菸、酒、藥、刀槍、社會事件、兇殺、戀童… 你講一個禁字,人家媽媽保證 whisk their little ones away from you(可能手指還按在911緊急撥號鍵上了🤣)
微搭訕目的是降低警戒、當對方不再把你當威脅提防時那個肢體語言是男生你一定能感受出來——尤其是帶小娃的母女或母子,甚至她都不再會把自己身體擋在你跟小孩之間。
遇有一個帶兩娃又拖行李等車的,上車時還請我幫她先抱一下另一娃。
(我把這互動想很溫馨、托嬰戰戰兢兢;但搞不好是她判斷這男生萬一是劫鏢跳車的,先派紅孩兒下我緩速+她親自護行李上車分配才對)😂雙贏~
微助人純粹是圖個自己開心;助人為快樂之本。
給人扶門,微小的多禮,一天多聽一兩次謝謝。
電梯間,一聲微笑招呼,換半天好心情不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