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個排隊的 Android 公仔們當作封面)
回想起當時,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前,人手一臺如今看來不怎麼智慧的手機;但當時的我們,已經可以拿它做許多事情;相對於智慧型手機,如今我們稱呼它們為「功能型手機」。
▋ 在智慧型手機以前
2011 年,剛從高中畢業,在我正式換到智慧型手機之前,我拿的是 Sony Ericsson Elm(所謂的弦月機)。
當時對手機的要求,除了電話基本功能以外,就是 Java 支援度高、藍牙、MP3,如此而已。如果相機能夠支援自動對焦,那會是一大加分。
而高中班上普及率最高的手機品牌無非是 Sony Ericsson。相較其他品牌的功能型手機,SE 的手機對 Java ME 的支援度最好;別的品牌手機能玩的遊戲,SE 通常也能支援。而藍牙傳輸當道的當時,上課傳紙條變成了傳「便籤」,其他品牌的手機也不怎麼相容 SE 系統的便籤格式,所以 SE 是當時高中生們的首選手機品牌。
(當時班上人人都是 Lumines 高手)
▋ 我的第一部 Android 裝置
與多數人不一樣,我第一次接觸 Android 系統不是在手機,而是在平板電腦上。
我的第一部 Android 裝置是 ASUS Eee Pad Slider。
當時華碩在 Eee PC 小筆電的風潮過後,推出了 Eee Pad Transformer(變形金剛)系列。在當時,大家沒想過平板電腦能夠接上鍵盤變成筆電,或是筆電的螢幕可以拆下來變成平板電腦;就算沒有十分普及,創新的設計也是轟動一時。
而我的 Eee Pad Slider 算是它的孿生兄弟。相較於 Transformer,Slider 的設計是類似滑蓋的樣子,往上一拉,從平板電腦變成小筆電;對我來說,這比前面提到的可拆式設計,更「變形金剛」一點。除此之外,它有一個完整尺寸的 USB A 埠,在當時可說是十分實用。
▋ 我的第一支 Android 手機
有了平板電腦以後,我隨身都帶著它。當時的我,感覺似乎沒有換智慧型手機的必要,於是還是一直拿著我的功能型手機,直到有一次它被我丟進洗衣機裡攪到壞得徹底。
由於過去對 Sony Ericsson 情有獨鍾,所以思考新手機時,也想著買 SE(當時 Sony 的智慧型手機還是寫著 Sony Ericsson)。因為已經有了大螢幕的平板電腦,於是手機我想儘可能找一支輕便一點的,那時候看上了 Sony Xperia 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