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的理財方法
現在還有人在講OO年級生嗎🤣 總之聽起來很親切,就先這樣稱呼這群「民國80-89年出生」的人吧。
民國80年出生的人,現在也30歲了。有些人已經組成家庭,有些人還在找尋理想的另一半;有些人正在職場努力晉升,有些人試著創業當老闆。
無論如何,八年級生已經成為社會中堅份子,大多有一筆穩定的收入了。只是薪水沒有上調多少、各種物價狂漲、工作環境不友善。
雖然科技相對進步,我們能過的生活就只是還不錯而已,想靠努力工作出頭天根本是夢😡
然後我發現兩個很特別的現象,八年級生的理財方式和上一代的明顯不同。
—
1. 對新興投資產品的熱衷
現在多少人把投資掛嘴邊,當做一種興趣嗜好在討論。基本上認識新朋友,問「你喜不喜歡看電影」和「你有沒有在投資」的比例近乎相等。
從區塊鏈、虛擬貨幣,到最近的NFT,在社群媒體不斷推廣和發酵。即使很多非商類的上班族朋友,限動也是各種新潮投資產品。如果你說沒在玩,保證會推你跟著玩。
這類產品的賣點就是容易爆賺的投資,譬如誰買了幾千塊美金的貨幣、結果下個月賣十倍爽賺。讓小資的八年級生抱有一絲絲期待,似乎可以用少量的金額改變現狀。
不過,如果大部分接收到的資訊都是賺賺賺,那是誰在虧錢?有穩賺不賠的投資嗎?
我們會罵爸媽道聽塗說買一些爛股票投資,結果我們也在做同樣的事。
2. 買車買包不買房
台灣房價起飛已經20年了,根本沒有下跌的趨勢😨不吃不吃30年才買的起蛋白區的房子,這種絕望感伴隨八年級生長大。我們已經不奢望靠努力工作賺一間房了…
我發現很多收入不錯的人(男生朋友比較多),目標不是房子,而是乾脆去買轎跑車;一台300萬看起來很貴,和3000萬的房子比起來超便宜啦!可以馬上用到也很有面子。租屋很自由,想搬就搬,一個月花個3萬就可以住精華地段;反正沒小孩,精緻大套房就很夠生活了。
房價是真的很高,而且沒有盡頭。如果買一台跑車每天都用得到,倒也無可厚非。
—
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社會環境,與其追求財富自由,不如追求財務舒適。
現在我去小吃攤吃飯,小菜可以切一份肝連肉、一份燙青菜,眼都不眨一下。個人覺得非常舒適,自然也不想投資NFT了。和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