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博士的求職歷程(商)

國立政治大學
胸無大志,對薪水要求不高(博士學歷會反映在薪水上即可),暫時沒有出國博後和謀求教職的想法,一心想趕快就業。 理工科系或是國外學歷的高手們,這段經歷超普通的不要看,看了也別笑我(ᐢ. ̯.ᐢ) 或許,可以給一些有沒什麼工作經驗,有求職焦慮的文組博士/博士生小小參考。你們一定比我優秀,所以不怕找不到工作! 📍求學歷程:碩士2年+博士4.5年 (先前有1年工作經驗) 📍求職時程:2024.12初到2025.1月中 📍求職方向:研究單位、學校的博士後研究員/專任助理、各別教授的研究助理 📍收到的面試邀約: 1. 研究單位:工研院、中經院、商研院、設研院 2. 學校:南部大學*2、東部大學*1 🚩先說學校的部分,我是北部人,無論去那間學校工作都要移地而居。 有去面試其中一間並收到錄取通知,另外兩家婉拒面試(因有其他更好機會了)。 面試過程第一關是寄紙本履歷,擇優主動通知面試(一輪而已)。當天加上我一共三位,輪流進到教室面試,面試官一共有七位。 先進行三分鐘的自我介紹(我有自備簡報),提問的內容大概是先前的工作經驗、對該研究計畫和執行處室的瞭解及興趣偏好。 他們十分看重溝通能力,想找一個能夠妥善協調各科系教授和單位的人才(這個職位大概就是個pm的概念)。言下之意,研究能力就比較沒有發揮的地方了。 🚩再來分別說說研究單位的部分,但因為不想透露最後選了那間,所以單純按照面試順序分享。 1️⃣ 從104投遞履歷並收到通知。共三輪面試,參加到第二輪。 第一輪線上面試一共三位面試官,流程大概是:三分鐘自我介紹(同樣有自備簡報)➡️三位面試官分別提問,內容主要是研究和博士論文、工作經驗以及對這份工作的期待➡️面試時間表定半小時,但是愉快的聊了一個小時,後半部主要在交流我的研究題目。 一週內收到第二輪面試通知,也是線上面試,和第一輪的差別在於有部門主管加入(之前應該是小組長)。提問方向更偏向政策方面的看法以及明確的生涯規劃。 第三輪面試則一直沒有下文。 面試後一週我有寫信詢問是否落選,人資說在協助安排第三輪面試。12.31 又主動打電話給我說正在安排,讓我稍等並友善提醒我第三輪面試的重點。不過,到目前都還未有消息。 2️⃣ 從104投履歷並收到通知。第一輪是線上面試時間大概就10分鐘。 這應該是一個共同面試的日子,任一應聘者輪流進入,進去 teams 的時候至少有10來個視窗,但主要面試官大概是3-4位(有說話的)。 面試流程大概是:一到兩分鐘自我介紹(不可投影簡報)➡️提問內容包含,對該單位先前做過計劃的瞭解,對那些方面有興趣以及想法是什麼,還有稍微詢問工作經驗和研究取向。 一週左右收到第二輪面試通知,這次是實體面試。一共有兩位面試官,面試流程大概是:三分鐘自我介紹(同樣不投影)➡️提問內容主要還是做過的研究和工作經歷,但會詢問的更詳細。 我自覺算是蠻會聊天和主動分享經驗,經常面試到後半部都像是在和面試官聊天,聊為什麼讀博和求學心得等。 (不過,我覺得這是展現個人特質和經歷的一部分,所以並不是瞎聊,而是盡可能的表現自己的優點和特色長才) 一週後收到錄取通知。 3️⃣ 一樣從104投遞履歷並收到通知。這個職缺上沒有列出研究主題,所以是到面試現場才知道這些研究員手邊正在執行的計畫主題。 我是做質性研究的,但這個單位主要做數字和跨領域研究。自我介紹完後,看得出來他們看不太懂我的博論(三位面試官)所以面試到後半部,我開始在報告自己的博士論文 哈哈 面試大約一小時,過程中,他們說我學歷太高,大概不會想去他們單位,加上研究方向差太遠以及經費有限(?但我還是盡量表現的很想去! 結果是無聲卡。 4️⃣ 收到2️⃣的offer,我就婉拒面試了。 —————————————— 總結👀 1. 除了把自己的學經歷清楚表達外,生涯規劃也是蠻重要的一部分,經常被問到(可能會擔心騎驢找馬,找到教職就離職了) 2. 每個研究單位的調性不同,所以履歷或自我介紹的重點,盡可能要根據單位調性做調整。 3. 人脈可能多少會有助益,我面試的幾個單位都分別有認識我的指導教授或學長姐,不確定面試前他們是否有打聽過我。但在面試過程中會被提點,要記得善用這些關係在工作上進行溝通協調。 4. 工作經驗確實有加分效果,尤其談薪資的時候,有沒有正式工作經驗(勞保可以查到的),起薪大約差3000-5000元。 5. 最後,祝福大家愉悅求學、順利畢業,走上心之所向的道路🌸🌸🌸 題外話:所以你怎麼會去讀博? (面試時也有被問到這題)
Like
2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