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公司提供的硬體資源,但兩年前跟朋友閒聊的夢想也算是實現了,我製作了一檔 Podcast!
今天想來回饋給大家從構思到正式上線,我們做了什麼的一點小小分享(順便宣傳)
其實,從零開始做 Podcast,真的比想像中更具挑戰!
規劃期大約兩個月(可能因為公司製作的情況反而會花更多時間,因為需要取得更多人的同意)
🎤 1. 討論品牌定位與差異化
不過定位跟差異化很重要,因為現在起步podcast其實有一點晚了,很多領域都有很厲害的人在經營了,要有趣讓人想聽下去又要有內涵,其實不容易。
這邊又要幸好公司本身是開店平台,能邀請到很多電商相關的人一起來參與
🎤 2. 命名!光是名字就想超久!
要好記、有特色,會讓人有好奇心。我是將近兩週跟GPT不斷溝通腦力激盪,最後蹦出一個盲人摸象的點子才定案的。
我覺得現代人(包括我)很喜歡探索生命的意義、自我是什麼,但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長度有限、背景有限(你基本上無法同時體驗當醫師跟當機師的生活),雖然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演算法又會一直投遞你喜歡、你同溫層或你關注的事情,基本上越來越難有機會突破認知溫層,這簡直就跟盲人摸象一樣,只有透過主動對話、主動閱讀才有機會對圈外人跟圈外的世界進一步認識。這也是這個節目的初衷,
🎤 3. 選擇託播平台
我們目前用Firstory免費版。大家也可以多比較,以新手入門來說,免費版也沒有比較差。
先開始比較重要
🎤 4.設備
設備我沒什麼好分享的,我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謝公司。
🎤 5.說話能力超重要。
因為工作關係,我本人曾經上台簡報過無數次、也開過無數場說明會,但在麥克風前面突然舌頭就是會打結、腦袋會一片空白。當然自己錄、跟朋友錄以及跟陌生人訪談的講話方式都有差,在訪談的時候需要仔細聆聽、需要引導話題、再深入詢問時也要快速組織腦袋裡的詞彙語句。
我覺得我第一集表現得不夠好。
我目前設定的優化方向就是多聽、有意識地學習。
例如平常都有在聽podcast,在感嘆主持人口條很好的時候,同時仔細紀錄他訪談提問時所使用轉折詞有哪一些、話題偏了以後是用什麼方式帶回主題的、哪個部分讓你聽了也開心起來,原因是什麼(我的經驗是其實主持人得加強自己的情緒引導,大聲豪邁的笑等等)
🌱 Podcast 經營比想像中更需要耐心與策略
除了錄製本身,如何讓節目被更多人聽見也是一大考驗。我們正在嘗試: 📌 內容 SEO 優化,讓節目更容易被搜尋到 📌 透過社群媒體(IG、FB)分享精彩片段,吸引目標受眾 📌
行銷真的是一個難關,若有前輩能提供我更多想法的話,我真的感激不盡
若我後續有試到更好的做法也會再上來跟大家分享~
最後還是想打一下廣告
✨《換個角度摸大象》
👉 探討不同人、背景跟職位對於電商、商業行為的的思維
👉 讓你擁有不同角度的思維模式!
如果你對創業、品牌經營、自我成長或電商有興趣,歡迎來收聽!
📢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KKBOX 同步上架 🔥
🎧 來 IG 找我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