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薯條,妳就是番茄醬
2022年9月19日 12:51
在比利時,我們訂的是兩層樓獨棟的Airbnb住宿,很寬敞明亮,跟前幾天在倫敦的廉價旅館大相徑庭。
那天的布魯賽爾,陰天無風氣溫8-11度C,跟倫敦8度C風大的雨天比起來,真的是暖和多了!
我跟餅兒在臥室放好書包、脫掉裏面一層羊毛衣褲,稍微洗漱一下,就不敵肚子飢餓,出門覓食了。
上一篇:
-
大家都知道薯條叫做「French fries」。顧名思義…是起源於法國的炸物?
並不是!
薯條的起源地不在法國,而是比利時!只是當時比利時南部最常使用的語言是法文。
看你在歐洲哪個國家,薯條也可能叫做「frites」或是「chips」。聽說以前還是用牛油跟馬油炸的,現在用蔬菜油代替馬油。
當然,有些法國人堅稱薯條是法國發明的,英國、西班牙、跟荷蘭也有人紛紛出來說薯條是他們發明的🤣
好啦,到底誰發明的我們不在乎。
在乎的是我們肚子很餓,加上比利時有超多薯條的,所以我們當然要買薯條吃囉!
「如果我是薯條,你就是番茄醬。」我牽著餅兒,開啟撩妹模式。
心裡幻想餅兒肯定嬌羞甜蜜的埋進我肩膀裡。
結果…
「薯條是主角,番茄醬是配角,我要當那個主角!」餅兒抬頭挺胸的說。
真是失算,餅兒的腦迴路何止一般,撩失敗了。
這時也走到一家有名的薯條攤販,大排長龍,但前進速度很快,讓我想到台灣的夜市攤販,尤其是老字號,那個做食物、裝袋、結帳的手速,效率之高簡直一流!
這之前,在美國吃到的薯條有不同形狀:細長薯條 shoestring fries, 普通薯條 fries, 厚切薯條 thick-cut fries, 跟螺旋狀薯條 curly fries。
排隊時間,我們看著地上架著的菜單,我以為會以形狀劃分,卻是以醬料劃分。
不看還好,一看不得了,是薯條的幾十種吃法!
天啊!根本刷新我對薯條的認知。
原來不只能加番茄醬,還可以加:塔塔醬、千島醬、起司醬、甜辣醬、美乃滋、咖哩、烤肉醬、醃漬醬瓜醬。
好,這些我都能接受,看上去還挺有趣!
比較讓我驚嘆的是:美乃滋咖哩、美乃滋番茄醬、美乃滋芥末醬、美乃滋洋蔥芹菜番茄醬、美乃滋洋蔥咖哩醬(Joppiesaus)、美乃滋青椒番茄醬 (Sauce Andalouse)………
還有最後的……美乃滋番茄蒜泥香菜參巴辣椒醬 (Samurai Sauce)。
看得我眼花繚亂,這材料一串比一串長,美乃滋聽上去真百搭!
餅兒撇了我一眼,「妳說妳當薯條,那妳之前當海后時,那17位女生是不是就是這些不同的醬?」
哎唷喂!
我我我…我這隻井底之蔥,真是跳到美乃滋裡也洗不清啊!
這次開撩有夠失敗啊!
「我以為薯條就是配番茄醬,那個,薯條還是給你當好了…」我弱弱的說。
餅兒噗哧一笑「逗你的啦,看你緊張的。」
我們選了甜辣醬,我跟餅兒覺得味道跟口感都不錯。
大家可能都知道,比利時除了薯條 (frites),有名的還有巧克力 (Belgium chocolate)、酸啤酒 (Belgium sour beer) 、跟格子鬆餅 (Belgium waffle),根本吃貨天堂,不過都是令人感到罪惡的碳水化合物跟油脂。
逛著逛著,看到了大排長龍的鬆餅店,是有名的招牌!
「就是我在網路上看到很有名的那家!」我興奮的招呼著餅兒小跑步一起排隊。
終於排到了,選了餅兒愛的香草跟草莓冰淇淋搭配,附上餅兒可愛的食指👆🏻
咦?也太甜了吧?鬆餅一點都不酥脆香,冰淇淋還有點化學物質的味道,有點失落但有不想浪費食物。
這,就是網紅店?
邊走邊吃,來到了街角。
我仔細瞇眼一看……
這一家才是那個有名的鬆餅店吧?
我愣住了,看兩邊排隊長度一樣,招牌名字「XXX」也一樣。
我狐疑的把手中鬆餅舉起來,看紙片下面印刷的小字,眼睛瞪大,買到冒牌的了!!!!
我回去找原本那家的老闆,保持親切又不失禮貌的微笑,裝出純粹好奇的語氣,問為什麼招牌跟前面那家一樣?
老闆指著門上招牌大大的「XXX」字樣…的旁邊一排小字,大意是指「就在往前走的街角處」,再指指裝鬆餅的紙片上的印刷,說這才是他的招牌。
乾!
被騙了!
冒牌店門前仍舊大排長龍,我在心裡為這些即將受騙的旅客們默哀,但也沒膽在異國他鄉大喊「這家不好吃!」
心頭縈繞著「老闆還是得養家糊口」的善良想法,跟「這麼難吃不能只有我們吃到」的邪惡想法下,我跟餅兒默默的走到垃圾桶旁,把吃一半的鬆餅扔到了。
這是我少數浪費食物的時候,但實在是太難吃了,而且我肚子已經太撐了,我因為浪費食物而有點難過。
「如果我是鬆"餅",妳就是我的鮮奶"油"」餅兒試圖哄我。
「Babe, stop…」好,我承認,這種話實在太肉麻了。
但我還是不小心被逗笑了,真是的。
-2018/03/25於比利時布魯賽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