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被自戀型對象轟炸過嗎?聊聊那些只想被崇拜的愛情地雷
最近逛 Dcard 或其他社群時,常看到大家在聊「自戀型人格」(NPD,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有些人看文章後恍然大悟:「天啊,難道我遇到的前任就是這種人?」也有人自嘲:「該不會我自己才是那個超自戀的人吧?」
今天就來簡單探討一下,網路上最常提到的幾個「自戀型人格」面向,
讓大家在交友或談感情時多點參考依據。
1. 自戀 ≠ 自信
表面上:自戀型的人常給人「特別有魅力、超級自信」的印象,說話做事都自帶光環。
實際上:他們心裡可能充滿不安全感,靠過度誇大自己的成就或不斷尋求注意來補足。
2. 「我」永遠是主角
與他相處時:話題常常圍繞在他(或她)身上,他也很會聊自己,卻懶得聽你說話。
情感互動:他看重的是「你能滿足我的形象需求」,而不是真的關心你的情緒或想法。
3. 從崇拜到被嫌棄:關係裡的急轉彎
許多網路案例提到:和自戀型對象在一起,初期很可能被各種美化、捧上天(因為他想吸引你),但只要你表現不符合他的期待,就會被立刻否定,或指責你「不夠配合」。
你會覺得:關係像做雲霄飛車,前一秒甜到不行,下一秒就冷酷到底。
4. 辨別或自救:該怎麼辦?
設界線:他若忽視你的需求、情緒,就要學會適度抗議或退場。不要一直「配合」到迷失自我。
留意自身感受:若你時常感到被操控或自信心越來越被消磨,可能是對方的自戀行為正在影響你。
不要強行改變對方:自戀型的人往往很難自覺問題,更缺乏改變的動力。
尋求專業協助(如心理諮商)或跟朋友多聊,以免在感情裡越陷越深。
5. 自戀還是健康的自愛?
健康自愛:能欣賞自己,也願意尊重別人,不會只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自戀:沉迷於「被崇拜」、對「自我形象」極度敏感,常常忽視他人感受。
自戀型人格這話題越來越多人討論,某種程度也反映了現代人對「自我」跟「他人」的關係更敏感。如果你懷疑對方或自己有這種傾向,重要的是了解並保護自己的心境,不要在一段不健康的關係裡委曲求全。
感情本來就該是相互支持,而非單方面耗損。
希望大家都能更清楚地看待「自戀」的真面目,也祝你在交友或談戀愛時,能找到真正尊重彼此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