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

補選在幹嘛?

5/30、5/31就是學生議員補選了,不過連續兩次選舉人那麼多怎麼挑,選舉怎麼看? 我想很多同學應該有這類疑惑,小弟閒暇時間看了公報也有點想法,於是寫了以下補選議員分析給大家參考。這篇是我的主觀看法,也希望大家理性討論別吵架。 這次的候選人可以粗略分為四類 希望大家花兩分鐘看看選舉公報(我放在文末) 就不難發現這四類候選人,我就不一一點名了 1. 認真型 少數候選人有認真在動腦,雖然也有和其他候選人政見重疊的政見。但是他們有提出不同的主張,而且看得出來是有思考過的產物,有自己的特色。 2. 跟風仔 大部分政見都沒新意,部分候選人的所有政見都和前一次選舉的候選人重疊,唯一的差別不過是用字遣詞不同。 比如心理假、生理用品、冰水等等。重疊代表這的確是重要議題,大家有共識,但你還是得自己做點功課吧,學校裡的重要事情應該不只這些喔。 3.來鬧的🤡 這種很明顯,就不多說明了 4. 政見空泛,不知所云 我挑了一些案例放在下面⬇️說明(就當餘興節目看,有些人蠻有趣的,但不建議投…) —————— 以下一些問題比較大的地方, 我挑了第四類候選人的「部分」政見。 2號 「政見與其開支票不如務實一點,議會確實站在學校對立面,但學生事務需要校方與議會共同合作,這樣學生與校方才能共贏。」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所以你到底想表達什麼? 3號 「讓B棟電梯更好搭」 怎樣叫好搭? 「增加校園可坐著吃飯聊天的地方」這雙溪到處都是,你確定有來學校上課欸… 城中比較小,能發揮的空間本來就不多。 10號 「企管系權益不容忽視…」 你是選系學會會長還是全校的學生議員? 「促進更多海內外校際中的學術交流管道…以個人名義簽訂相關合作備忘錄…」 有夠瞎…試問哪間學校會跟個別學生議員簽? 15號 「改善校級學生自治組織參與程度低落造成法規未能符合現況的問題,並試圖提升學生自治參與度。」 我讀到快斷氣了。的確有這個問題,但是怎樣改善?怎樣提升? 17號 「建立議會理性問政…拒絕意識形態與民粹…非必要不會咆哮。」 這好像不太算政見吧:)然後建議你先搞清楚意識形態和民粹定義是什麼再說,這兩個詞本身不是負面的,但是已經被誤用和濫用到…產生很多誤解。 以下是公報
megapx
megapx
megapx
愛心哈哈
27
留言 30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