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課!世新學校赴教育部前抗議 高教工會 立委范雲至現場聲援
世新大學
世新大學反對調高最低開課人數抗議持續延燒當中,本周一,世新學權團體在教育部外召開記者會,高舉「還課!」、「高層濫權 反對黑箱」、「把課還給學生」等標語,隨後,出席記者會的還有高教工會研究員陳柏謙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立委范雲。在會中,學權團體正式向校方提出訴求,「學士班調降至15人 碩士班3人 博士班1人。」、「盡快招開公聽會,邀請所有師生參與。」
「校方說這叫做符合時代趨勢,但其實是在消滅學生的多元學習及未來的發展。」
學權團體指控,《世新大學開課辦法》明訂「四年內課程切勿任意調整或刪除,以免影響學生權益,且應經系所、課程委員會、院課程委員會、校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並經校務會議決定,始可實施」,校方卻無視辦法亂刪課程。
「回歸大學教育本質,保證學生的選課自由,我們並不是擔心畢不了業而是想要學習。」
世新中文系系學會長也出席了本次的記者會,是學權運動以來第一位公開支持的自治組織成員。
「這已經是我不知道多少次被迫面對媒體來說明我們所遭遇的狀況,我們的學校一次又一次,讓我們不得不站出來,捍衛我們本應擁有的權利。」
「在一年內,它已經從20人變25人,又變成30人,而且在我們的整個選課前、選課的過程中,它從來沒有告訴我們過選課門檻。」
「我們來到大學不是要來聽學校教我們甚麼叫做市場機制、也不是要來知道其他學生到底想學甚麼,然後跟他們一起學,他們感興趣,但我卻不感興趣的東西。」
高教工會陳研究員在會中怒罵世新校方,稱其在這幾年觀察中可謂劣跡斑斑、罄竹難書。
「即便在已經面臨退場、即便在已經遭到很大危機、專案輔導的學校,我們也沒有查到,有任何一間學校要求超過30人以上才可以開課。」
「像世新大學這樣的一般大學,日間部的生師比必須要低於23(教育部規定),我跟大家報告,過去八年教育部公告的數據世新大學,從來沒有一年低於23,過去這八年僅僅只有一年,是29點多,每一年都超過30。」
「用這樣的方法收一樣多的學生,但是卻用比較少的老師,現在竟然還用這樣的開課門檻限制,嚴重地影響到了學生的受教權。」
而身為文教委員會立委的范雲,也至現場表達對此次事
件的關切。並對於校方「市場機制」一說,表示反對。
「如果校方說這是市場機制,那我想,所有的私立大學,都不該拿教育部的補助啦,賴總統就不用補助私立大學學生學費的差距。」
「不該讓他們(學生)進入之後,得到差距這麼大的,最基本的修課的權益」
「這會讓學校以市場導向為藉口,變得實用化、技術化,那很多被認為沒有實用性的,比如說我自己教的社會系、人文、社科就會居於弱勢。」
而就在記者會結束後,世新副校長賴正能也突然現身接受媒體採訪,並辯稱30人門檻有助於校內課程「新陳代謝」,在過程中,一度與高教工會及學權團體爆發爭辯。
賴正能表示,學校先前並未接收到這些訴求.他指出,這場由學生及立委范雲和高教工會所召開的會議,是他首次與學生們面對面交流。
「學校遵循兩大原則:一方面,課程必須具備前瞻性,能夠回應學生及業界的需求,因此學校會持續進行課程更新,並以百分之五的比例進行調整.這項變動考量到傳播科技發展迅速,學校有責任確保學生學習的內容能夠與時俱進.另一方面,學校的開課方法規範,會在前一學期公告,讓各系依照標準規化課程,確保課程規劃能狗符合學生人數及師資配置和整體學習需求.」
賴正能最後強調,世新大學的教學品質相當優秀,校內教師的教學評分在滿分5分中平均達到4.6分,然而他也坦言,有部分課程無法與時俱進,因此學校會透過機制進行調整與優化,確保教學內容符合時代需求,營造出學校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