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才 軟體工作,尤其是韌體工程師,在大硬體的公司裡面是不是已經到了發展的瓶頸了?

如題。第一次發文,很亂,想聊的議題很多,如觸犯版規,再請提醒,感謝。 提要:感覺行業已到上限。部屬留不住。自己也想逃,但捨不得金手銬。想徵才又怕耽誤年輕人的一生。迷茫,想找人討論。 文章很長,若沒有時間閱讀,可以跳過,感謝。 背景: 已經工作十幾年了。從原本的HW轉職FW,前兩年晉升擔任主管一職(但我的感覺是這個位置沒有人願意扛,所以選我這個最奴的人來當值日生)。 迷茫: 最近總是覺得在大硬體的公司裡面,軟體的價值是附贈的、免費的? 覺得自己的這個小組的價值,在於硬體是不是賣得好?如果產品賣得好,不論你的代碼多垃圾,使用的工具多爛(如8051架構?),分紅的預算就是比別人多。 反觀,新進員工使用新的工具,更快的效率做到相同的事情,只是因為產品還太新,業務與產品路線還在試錯階段,所以不會給太多的薪酬鼓勵,需要敖時間等機會。所以人員流動超大,往往都是剛發展起來,人員流動,事情就卡住。 然後就是俗稱的回力鏢,事情又拋回給現職人員,包含組內老戰友(因為不愛應酬、不愛交際、不想升遷的掃地僧們),他們總是很辛苦地又把事情救回來,但一樣的,不論資歷深淺,因為硬體產品還沒開賣或者叫好不叫座,導致被分配的紅利也沒有多少,甚至還要承擔新路線成敗的壓力,總是覺得很委屈,兩年過去了,現在我要請他們幫忙救火,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同是天涯淪落人,何苦難為自己人,我哪有這麼大的面子,為什麼總是要犧牲他? 然後在大硬體的公司,感覺自己的工作就是在"通靈",沒錯就是"通靈",舉凡雜訊、線接錯,規格差一點點,都是叫FW調程式,EE都說案子趕,沒有機會改版了,就這樣硬拖,拖到最後一刻才要改版。 但最氣人的地方在於,總是在大量生產的時候,提出要FW改,導致原本不是FW的問題,"看起來"就是改了FW東西才做得順,那就會開始檢討FW,但其實是我們拯救了世界,最後看起來是EE下車了,我們的人還在車上被丟蔬菜,那感覺超幹.... 討論 行業發展性不佳,我是否要繼續守崗位?如一開始提及,我們的技術本質沒有很優質,畢竟硬體產品就是這些,也不太會有大改變,大家也都是做一天過一天,年年都覺得某個產品會收起來,但每年都有神奇的訂單來救援,導致高層也不太願意做長遠規劃,就這樣能做一天算一天。 真的很擔心這溫水煮青蛙,某一天客人沒人,大家一起包一包收起來回家吃自己。 薪酬部分,看到版上的各個人才輩出,我心生羨慕,在我剛碩畢那個年代恰逢22K事件,大家都很不容易拿到好的工作,年薪百萬已經是奇聞。現如今,隨便都破百甚至破兩百,老實講我也不清楚你們講的是不是真的?至少我是去年才破200,那也是熬了近十年才有的成果,而且今年的分紅一定下修,因為去年的營收與盈利率沒有創新高。 我回過來看看30多的自己,是否要放棄這個路線,重新學習新的工具,到新的領域與大家重新開始?還是說轉換到更大間的公司,讓自己重新開始?或者繼續在這條奇怪的路上繼續苟活,最後成為一代通靈大師,只要別人不發瘋,我就是最瘋的那個? 有沒有更資深的大前輩(不論你是選擇往上爬、還是繼續卡著士官長的位置)。能夠告訴現在迷惘的我? 補充回覆: B5 系統的EE, 看著原廠的規格書,打電話叫FAE來罰站。轉FW要一定程度以上,發現現有IC功能做不到,改用MCU自刻功能,也有一些案子用到FPGA,但很少。 所以一般不懂得電路原理或者架構的,都會撐不下去,被篩掉(PM客訴爆炸導致分紅被限制上限),或者適應不良跳車。 但因為類比IC也能辦到,你自刻的憑甚麼比人家一群頂尖的IC設計團隊開發出來的效能還要好?怎麼證明?因為最後還是賣產品,產值其實是一樣的。這是要常常自己給自己壓力的地方,要常看paper,研究,換句話說類似自己開IC,只是用便宜的方案執行,然後只有公司內部知道你的價值,也只有自己的專案在用,他的規模很小,但Loading一樣,而你就是該專案的DE AE FAE,超累…… 公司部分,有興趣來面試,可以私我。 一定竭誠以待,但若是新人,需要一些時間熬一下,這是制度問題,不是我能改變。
Like
35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