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PAC--特殊目的性收購公司
4月12日 14:22
前段時間gogoro以SPAC形式在美股NASDAQ正式上市
很抱歉本篇沒有要抽狗狗肉
但是我們可以介紹一下SPAC😂
SPAC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中文翻譯為「特殊目的性收購公司」
跟字面上意思一樣
這間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收購其他未上市公司而協助其上市
公司本身完全沒有任何業務進行
換句話說就是空殼公司(這部分之後會再拉一篇介紹)
因此透過SPAC上市又被稱為借殼上市
一個正常SPAC的工作流程大概會是
成立一個空殼公司→首次公開募股取得資金(也就是IPO)→尋找未上市且有前景和發展性的公司→經過SPAC股東會同意後併購目標公司→讓被併購的公司上市
當然這個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
從SPAC成立到完成併購上市通常只有24個月的時間
如果在這過程中找不到適合的公司完成併購就會被迫清算
這筆由贊助人、股東投資的錢將會返還
看起來或許沒有太大損失
但是想想如果你有一大筆錢被扣在某個地方兩年似乎也不是很好齁😂
企業之所以要透過SPAC上市最主要的目的是大幅度的簡化傳統IPO的流程
除了不需要揭露太多財務跟商業狀況
股價上也只需要跟SPAC去議價而非估值
更沒有傳統IPO上市後的閉鎖期(Lock-up Period)
花費成本通常也比較低
多了彈性、簡化流程使得在2021年Q1中掛牌的公司中有7成是透過SPAC形式上市
當然SPAC其實也存在一些問題
波克夏海瑟威的副董事長Charlie Munger就曾公開批評過SPAC的亂象
美國在SPAC大熱之後就出現了一些誇大併購標的的情況
使得投資人一頭熱的瘋狂注入資金
但是卻沒有得到我期待的報酬甚至虧損
更多透過SPAC上市的公司其實營運狀況很有問題
如果版友有人在美股投資SPAC的也要特別注意這個情形的發生
上面我們講的全部都是美股市場
在台灣中並沒有辦法以SPAC形式上市
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上市櫃的審查標準本身需要有財務報表
也就是需要真正有業務在持續進行
沒辦法接受公司只是個空殼而掛在台股上做交易買賣
或許有人會說
那我找一間原本快倒閉的已上市公司來收購就好啦
但是以現行台灣法律規定而言如果營業項目、經營人有大幅度變動就會暫停交易半年來觀察營運狀況
既然沒辦法達成傳統SPAC所期望的簡化與彈性自然公司不會選擇以這種形式在台股上市
SPAC有可能會成為近年內企業上市的主要方式
台灣當然也有可能會引入類似的制度
提醒大家投資這種公司雖然可能會暴賺一波
但高報酬自然伴隨高風險
記得評估好自身狀況再考慮投資SPAC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