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MIT SCM 供應鏈管理碩士 Fall term recap 心得小分享 🌸Part1🌸

大家好呀~ 來美國念碩士也快四個月了,Fall term再過幾個禮拜就要結束,趁著感恩節假期宅在家的時間來回顧一下這四個月以來在MIT唸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aster的心得和收穫! - 💡開始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個program MIT SCM是在Engineering department不是Business School program總共十個月,完成capstone、修課達標之後會拿到Master in Science的學位 總共有兩種申請方式,分別是Residential和Blended Residential的申請條件就是GMAT or SC0x,至少兩年的工作經驗,國際生要有英文檢定成績 Residential的課程從八月Orientation開始,畢業之後會有OPT Blended申請條件是完成MIT SCM Micromaster,申請文件還有另外寫你的capstone計畫(這個residential不用) Blended的學生大部分是隔年一月左右會到學校,從IAP開始加入Residential一起上實體課程,畢業之後沒有辦法拿到OPT,大部分國際生就是回自己國家或其他可以待下來的地方工作。 Blended的優點是你不用中斷工作太久,也只需要一半的學費,大部分blended學生工作經驗都比較長,只不過你必須要先花錢花時間拿到Micromaster 📍入學前 + Orientation Orientation開始前系上會提供一些線上課程的連結,大家這時候還都在自己的國家,有些人還在上班,就利用自己有空的時間去上,包括python和supply chain analytics的基礎課程(都是MIT教授錄製的線上課程) 我自己是8/8從台灣出發到波士頓,提早來整理住處瞎溜噠 Orientation的時間總共兩週,從八月中開始,會上一些課程,主要是統計、python、PowerBI 課外活動的部分 Orientation第二天系上把我們大家帶到Thompsan Island團建一天(是一個波士頓周邊的小島,我在島上吃到我在波士頓覺得最好吃的龍蝦!) 這張是大家一起在小島上拍的照片♡♡♡
megapx
在島上會玩一些遊戲讓大家更認識彼此,還有必備的攀岩,我登頂回到陸地上的時候馬上問同學student health insurance會不會給付......嚇鼠
megapx
還會有一些strength test, alumni networking, career講座之類的 另外最重的的就是capstone sponsor company的presentation,總共會有大約40個projects 所謂的capstone就是和 MIT CTL (Center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 或外部sponsor company合作的項目,這是我們畢業的條件,不用寫論文(你想寫論文也可以,但選這條路的人不多,我們這班就兩個同學寫論文,是獨立完成的),但我覺得capstone也沒有簡單到哪力去:( 一個項目會由兩個MIT SCM的學生一起合作,來解決一個supply chain相關的問題,至於怎麼分配partner和project,這就和orientation最後的一科考試成績 + 你排的志願序 + strength test 有關,系上的research scientist寫了一個演算法來幫大家分配project xD 這是Orientation最後一天的考試(大家真的都是愁眉苦臉,畢竟都是工作一段時間很久沒有好好念書了)
megapx
我分配到的是我的第一志願!幫一間蠻有名的CPG company做demand forecasting,公司會給我們data和他們想要我們做什麼事,可以想像成在公司裡面做專案的感覺,我們大概是每週或是每隔兩週會定期跟公司開會,更新進度然後做討論 每個project都會有一到兩個MIT CTL的advisor,但基本上我們的advisor沒有介入太多,如果我們有問題才會去問他,他開會的時候會上線但幾乎沒怎麼發過言,總而言之就是你跟你的partner兩個人會很緊密合作 我很幸運分配的一個很好的趴呢,合作起來很順利,完全沒有過意見不合或是有人耍廢的情況,我真的阿彌陀佛上輩子燒好香   📍學期開始 至於學期的話就是Fall term (又分成H1 + H2)+ IAP + Spring term Orientation結束後過沒幾天Fall term H1就正式開始,Fall term的課程有 H1 / H2 / Full Term三種類型,H1就是指這堂課只會上Fall term的上半學期,H2就是下半學期,Full Term就是整學期。 📚SCM Core Course 我們系上的必修課會自動幫你enroll,不用選 必修課基本上都得上,但少數情況你可以waive掉,把這些學分扣打拿去上你想上的課程 📚Electives 大部分選修課都還是集中在sloan,也是有同學跑去civil engineerin或是其他理工科系修課。 Sloan 選課很有趣,會給每個學生1000 points,在大概七月的時候你要去參加競標(Sloan course bidding),把你的點數分配到感興趣的課。 大家會一起競標,priority相同的話就是出價比較高的學生先得標。不過就算沒有競標到也沒關係,開學第一第二週是shopping week,就是台灣的加簽,大家會去聽各種自己感興趣的課,再決定要不要退選或是加選,基本上想加選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除非是那種需要狂討論的課教授想控制人數,或是有先修條件的課程才會加選不上 這System Dynamics就是蠻熱門的課,有兩個section可以上,也就是說教授開了兩個班的意思
megapx
📚課程設置 不一定每堂課都會有final exam,但每堂課都一定會有多到不行case study / discussion / assignments…… 在台灣念大學四年我真的很少感受到功課寫不完的壓力,或是有那種「有交就好分數隨便」的想法 在這裡真的是每天都被作業追著跑….. 有時候一週五個作業due(重點是我也才修五堂課……),每個作業平均我要花4~6小時來搞,我覺得自己真的不是很拖拖拉拉效率低落的人QQ 但真的每天寫作業寫到發瘋QQ 整體來說除了寫作業之外我有三堂課有小考、midterm exam、final exam,再加上capstone從學期初kickoff之後每週都要有進度更新給公司,除了做研究分析之外還有很多的writeup要寫,最近接近學期結束,回頭看我所有寫完的作業就覺得很不可思議,到底有沒有睡覺xDDDDD 雖然痛苦但是收穫滿滿!   Part2來分享Fall term我上到覺得很有趣的課程! 先暫停一下回去繼續寫作業:(
Like
6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