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UT Austin MS ECE 第一學期心得
國立臺灣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小弟我從小看著各種前輩的分享文做著美國夢,如今終於開始實現了,於是想分享一點我的留學生活,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小力鞭)
Medium 好讀版 (有各種超連結可以點!):
(UT 吉祥物 Bevo 開學第一週闖入教室 XD)
在奧斯丁的第一個學期順利結束了,但去芝加哥旅遊和回台灣的機票雙雙買晚了,還沒想到該在德州做什麼,就趁記憶猶新寫個文章分享一下在 UT Austin 讀 MS ECE (Software Engineering & System Track) 的心得好了。
在開始分享實際的留學體驗之前,我覺得 UT Austin 在眾多美國大學中是一個獨樹一幟的存在,優點和缺點都很鮮明,如果你認同或不排斥以下幾點的話,你一定不能錯過 UT Austin(及 MS ECE):
1. 不想花大錢留學
2. 不介意沒有華人舒適圈
3. 喜歡/不排斥小班制上課
4. 不介意課程選擇不多
5. 能忍受攝氏 40 度的夏天
6. 對東西兩岸沒有 fantasy、想體驗美國中南部
7. 想學 CS 但沒有對 CS degree 的執念
如果到目前為止,你對 UT Austin 還有興趣的話,我把以上幾點歸類成三大主題:
- 留學開銷 [1]
- UT Austin 的體驗 [2, 3, 4, 7]
- 關於德州 [5, 6]
# 留學開銷
我知道談錢很俗氣,很多留學生或潛在留學生的家境都不錯,這段的目的是給家境比較一般的同學們一點留學的希望,相信很多人如果知道有經濟實惠的選項,會比較有勇氣選擇留學!
我必須承認我很現實,當初在選校的時候,UT Austin 因為是 EECS Top 10 中最平價的一間,而在我心目中脫穎而出成為我的夢校,根據 UT Austin 的 Tuition Table,Engineering 和 Natural Sciences 的碩士國際學生,一學期選 9 學分的話(F1 student 的學分下限)分別需要交 $9660 及 $9081 的學費,加上一些保險費雜費,一個學期大概是 $11000。
如果你對美國留學花費有所耳聞的話,你可能會知道在美國讀書,一學期兩萬美金以下算平價(如 Gatech、UIUC、UW Madison 等公立學校),一學期三萬的更是比比皆是(如 CMU 及各種私立學校),也就是說在 UT 讀完一個碩士,相較於其他學校,大約可以省一百萬到兩百萬台幣不等。
學費低廉只是其一,眾多的 TA/RA 機會才是 UT Austin 最難得的特質。雖然在拿到碩士的錄取通知時,並不會像博士一樣有保證的 TA/RA funding,但 UT 的機會實在太多了,幾乎只要是你願意,你就能找到 funding,
同屆的國際生在第一學期就拿到 TA 的人非常多,分別擔任 ECE、CS、Math 等各種科系的 TA,RA 的話則是要注意系上的信箱,或者是微信群組 (至少我是這樣找到的 XD)
只要拿到 TA/RA,就是當學期的學費及保險費全免,外加每個月 $1800 ~ $2800 的薪水,大家能夠感受到 UT 究竟有多佛心了嗎,我真的上輩子燒好香才能在 UT 讀碩士…
# UT Austin 的體驗
首先,UT 招生的人數並不多,根據 UT Austin Admission & Enrollment Statistics,CS 在 2024 只有 58 人入學(不確定是 MS 或 PhD,希望不是總和),ECE 則是 141 人入學(MS + PhD),考量到 ECE 分成八個 track,即便是人數較多的 track,例如 SES、ACSES、ICS、DICE,每個 track 一屆頂多 20~30 個人。即便加上 UT Austin 直升的 5-year BS/MS,人數還是不多。
關於同學的國籍分佈,我並沒有確切的數據,但我覺得 UT 並沒有像某些 EECS 強校招很多印度人和中國人,德州規定 UT 的大學新生必須有 90% 是德州人。即便是碩博士,美國人的比例還是不低,所以 UT 比較適合不需要或不想要待在華人舒適圈的人們!
因爲人數的關係,在 UT 讀書注定會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小班制
2. 課程選擇不多
今年我在 ECE / CS 選的兩門 grad-level courses 的人數分別是 16 人和 22 人,這是我在台灣讀書時沒有過的體驗,老師跟學生之間的關係會比較緊密,上課的時候也因為人數比較少、教室比較小,課堂上很容易就會發生問答或討論。
這學期上的 CS 380L 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s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不是一門典型的 lecture 課,每門課上課前都得讀一篇 OS 界經典的論文,課堂中老師並不會「教」大家這個 work 的核心概念,而是花時間在補充背景知識,並丟出一些發人省思的問題,和同學們討論一些作業系統設計的哲學。而我因為從來沒上過這種類型的課,對作業系統的理解也僅來自 NTU CS 大學部的必修課,即便我已經花很多時間讀 Paper 和相關的 document 或文獻,我仍然覺得每週進入到一個充滿對話的教室帶給我很大的壓力。
據說這種類型的課在 UT Austin 頗多,因此一些前輩們在一畝三分地也有提過 UT Austin 「偏學術」,實務類型的課相較於其他 EECS 強校少了很多。
更準確來說,UT Austin 課程的總量本來就比較少,不誇張地說 ECE 每個 track 一個學期頂多就開個 2~3 門 grad-level courses,不過這就得稱讚一下 ECE 的選課彈性了,ECE 偏軟體的 track 都承認 CS grad-level courses 作為畢業學分,所以應該還是不愁沒課上哈哈。
另外 ECE 也允許學生至多採計兩門 ECE undergrad courses 作為畢業學分,有些人會去上大學部 OS 或 Algo ,總之 ECE 的選課彈性很讚。
也就是說,只要你不介意你的畢業證書上面印的是 ECE 而非 CS,我覺得 UT ECE 讀起來跟 CS 沒兩樣。有些人也許會擔憂找軟體工程師的工作,拿 ECE 學位會不會有影響?我當初選校時是這樣想的:
1. 台清交電機找軟體工作的時候會因為學歷被卡嗎?
2. CMU 各種花式 Program 名字找工作有被卡嗎?
個人淺見覺得,跟履歷上有沒有相關的經驗比較有關係!
# 關於德州
德州是美國中部最具代表性的州,有全美第二多的人口,全美第二高的 GDP 總量,如果把德州看作是一個國家,絕對稱得上是個世界強權,但這並不是一個台灣人非常了解的州,至少我在申請學校之前,對德州的瞭解也僅限於德州遊騎兵、休士頓太空人和特斯拉的超級工廠。
正是因為德州是個經濟實力很強的州,政府給予公立大學的經費非常的充裕,根據 Endowment Ranking,UT Austin 擁有全美第七高的 Endowment,在他之上的有高不可攀的 HYPSM (Harvard, Yale, Princeton, Stanford, MIT),在他之下的也不乏其他常春藤及各個私立名校,經費如此充裕正是學費低廉,且充滿 TARA 機會的根本原因。
德州地理上和墨西哥接壤,所以有 40% 的人口是西班牙裔 (Hispanic),文化、飲食、建築也深受墨西哥影響,路上有很多 Tex-Mex 餐廳,前陣子去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 玩,市區的街景也和我想像中的墨西哥非常接近,希望我有天可以去真正的墨西哥比對一下哈哈。另外,學餐阿姨的英文感覺跟我差不多菜,我搭過的 Uber/Lyft 則有八成的司機只會說西班牙文!
(San Antonio Downtown)
因為不在東西兩岸,德州的亞裔人口就比較少了,奧斯丁即便是個科技重鎮,亞洲餐廳也不多,另外德州也不像鄰近的阿拉巴馬州、路易斯安那州有大量的非裔人口。話說回來,雖然德州不如東西兩岸多元,但我也沒遇過種族歧視的問題。
德州的西邊是綿延的沙漠,東邊是濕熱的墨西哥灣,夏天德州平坦的地形上方會有非常強的高氣壓 (Heat Dome),讓地表的熱空氣無法往上傳遞,導致動輒超過攝氏 40 度的高溫,即便入夜都還有 30 度。雖然德州陽光普照,但夏天能從事的戶外運動卻比較有限,不過留學生夏天八成也沒待在德州,逃回台灣或逃去其他州避暑就好 XD
入秋之後則舒適很多,時常是白天攝氏 20 幾度,晚上攝氏 10 幾度的完美天氣,但偶爾還是會因為北方的冷空氣而溫度驟降,據說最冷也是會達到攝氏零下。
美國流傳著一句話「Everything is bigger in Texas」,其中最讓我困擾的是城市幅員廣大,發展的密度很低,沒有開車的話,去哪裡都不方便,只能受限於奧斯丁少少的幾條公車路線。我目前也還在猶豫該不該買車,雖然最基本的生活是能靠公車解決沒錯,但還得有車才能解鎖完整的德州生活,盡情地穿梭在市郊的商圈,以及城市周圍的自然景點。
(Enchanted Rock)
# 結語
整體而言,我很高興我當初決定來 UT Austin 讀 MS ECE,很希望有更多台灣人知道 UT Austin,也幫大家分析好利弊了,缺點都能接受的話,來這裡絕對不會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