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智社_為什麼可以瞬間扣款?悠遊卡的原理

悠遊卡大概是現在北部人出門一定要帶的東西吧😛 那為什麼悠遊卡可以瞬間感應並扣款呢? 我以前很好奇還曾想把卡片拆開來看看🤔 結果網路上已經有人這麼做啦哈哈哈 今天走科普路線!
megapx
1️⃣、悠遊卡的運作原理 其實去掉外部的塑膠後 悠遊卡內部是由一張小小的IC微晶片跟好幾圈感應天線(線圈)組成 其運作的原理就是使用RFID技術喔!
megapx
(超酷啦) 2️⃣、什麼是RFID 無線射頻辨識(英語: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縮寫:RFID)是一種無線通訊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者光學接觸。
megapx
這項技術被喻為本世紀最重要的前十大技術之一 是英國在二戰時期研發出來用以在戰爭時機場辨別敵我戰機時使用⚔️ 雖然是為了打仗而生 但現在這項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已不可或缺呀(無法回到投幣上車年代的我) RFID分為四個頻段 分別是低頻、高頻、超高頻、微波 可以想像一下他們是各有所長的四個兄弟: 大哥👨 ➡️LF(低頻):30 - 300 kHz 寵物晶片使用這個頻段的124.2KHz和134.2KHz或是129-133.2KHz 以及 135.2-139.4KHz 二哥🕵️ ➡️HF(高頻):3 - 30 MHz 飛利浦MIFARE(包括悠遊卡)以及新力FeliCa使用這個頻段的13.56MHz 三哥👮 ➡️UHF(超高頻):300 MHz - 3 GHz 高速公路ETC的eTag使用這個頻段的922.75MHz和924.25MHz 四弟👷 ➡️Microwave(微波):300 MHz - 300 GHz UHF(超高頻)也在Microwave(微波)的範圍內 今天介紹的悠遊卡就是二哥🕵️高頻的知名範例 簡單來說 RFID這套技術需要的有三樣東西: ✔️讀取器(Reader) ✔️標籤(Tag) ✔️電腦應用程式 以悠遊卡來說的話 讀取器(Reader)就是我們進捷運站刷的那台機器(裡面包含電腦應用程式)
megapx
(這是這台) 標籤(Tag)就是我們手頭的悠遊卡! 當我們刷卡的那一瞬間 其實卡片內部完成很多動作💪 首先當電流通過讀卡裝置(Reader)的天線之後 會在天線周遭產生交流磁場 因為讀卡裝置(Reader)裡面充滿了線圈 然後卡片的內部也有很多線圈 接受這個磁場後就會產生電流 也就是用我們國中時學過的電磁感應來產生訊號的傳遞(磁生電) 產生電流後就可以用這個電力去給予悠遊卡內部的IC微晶片能量 讓IC運作起來! 同時因為有電流可以產生磁場(電生磁) 也就可以把卡片內部的資料回傳到讀卡裝置(Reader)!
megapx
哇二哥高頻好棒呀~~~~ ⭕題外話: 其實國道高速公路上使用的ETC收費系統也是用RFID這套技術喔
megapx
只是用的是四弟微波的頻段 另外大家有沒有折到悠遊卡的經驗呢? 根據鄉民大大的說法: 「悠遊卡折到的話,當作天線的金屬環會變形 電感效率會變差,甚至無法感應 如果折到晶片那更不用說了, 直接報廢」 決定要更愛惜自己的悠遊卡了💪 本集資訊主要來源:
我是阿雜,喜歡整理一些小知識大知識 如果喜歡歡迎追蹤
#一日雜智 #一人雜智社 #第10顆智
Like
Wow
16.6K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