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牙齒矯正該知道的事(文超長請注意)

中國科技大學
——2更—— 嗨各位 沒想到會有這麼熱烈的回應😳 再次提醒一下 這篇主要是提供一些資訊for矯正前 矯正前 矯正前 矯正前 對於沒有矯正過、想矯正還沒矯正、正在諮詢中 給他們一點點方向,了解什麼是矯正 關於專業上的問題 請一定要到診所掛號向醫師詢問 至於已經在 矯正期間 的閱讀者 如果對於自己目前的狀況感到疑問 「我已經矯正OO年了」 「最近感覺沒有進度」 「覺得還是一樣暴暴的、歪歪的、縫有點開」 等等問題 我覺得下次回診時應該要好好跟醫師反應溝通 因為矯正器拆掉要用的人還是自己 只要還沒拆都還有機會 矯正完的 「我的維持器斷掉了、不見了」 「已經OO沒有戴這樣還有效嗎」 「現在再戴上去還來得及嗎?」 維持器的功能只是「維持現況」而已 如果牙齒已經跑掉了,舊維持器戴不下就要印新的(有些是可以調整的看是否可延用) 一般都是回原診所,換一家也可以就是$$$ 拔牙的問題 不是每個人都要拔 需要拔的話每個人要拔哪一顆不一定 醫師會評估口內狀況再決定 智齒 通常會希望有做矯正的病患拔除 現在不處理 不見得以後不會推擠 如果是真的長的很深 就不建議動它 但除了怕會影響矯正這個原因之外 智齒跟第二大臼齒中間很容易塞食物 久了就會發炎會痛 也會害前面的牙齒蛀牙或是抽神經 所以無論有沒有做矯正 水平智齒都會建議拔除 不管上下只要是有長出來的就要刷乾淨 太後面刷不乾淨導致蛀牙也是就建議拔除 這是我本人的牙齒 右下
megapx
照片左邊橫躺的是智齒 中間站直直的是第二大臼齒 ⭕️的地方就是容易塞食物發炎的地方 (軟組織在X光下比較不清楚,反正就是那個位置) 我也是2顆水平也都拔了也熬了7天後拆線 原本容易發炎的地方現在安然無恙 分享我個人小小的經驗 還在迷惑要不要拔的人可以考慮考慮 最後的最後 再次呼籲 這邊只是提供資訊 不是真正的治療方針 有治療疑問的請直接去牙醫掛號 再來 每個人的口內狀況都不一樣 適合A不見得適合B 不只成人 兒童也是一樣 面對不同病患 不同醫師會有不同處理方式 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更新—— 有一些問題問的有點重複,統一一下 🔸拔牙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有些人不用 但智齒無論是否矯正都建議拔除 尤其是水平智齒(反應多的話之後可以再發一篇) 🔸繳費方式 通常是取資料一筆小額➡️上矯正器一筆大額➡️調整費用每次固定金額,直到矯正完成 但也是要看診所習慣及病患評估出來的總金額來決定 🔸假牙/貼片 因為它們的表面比較光滑,矯正器黏上去容易掉 所以做假牙前可以先想想有沒有要矯正 等矯正完之後再裝 🔸植牙&矯正先後順序 一般都是先矯正調整好空間再植牙 也是看醫師的處置 有時候會穿插進行 🦷🦷🦷正文開始🦷🦷🦷 哈囉 各位想矯正的阿哥阿姐們 相信大家對於矯正一定有很多疑問 以下是幾個我覺得在花錢之前 可以先了解的一些知識/常識 先說一下 我只是個在台北東區某牙醫任職6年資深小小小牙助 (在業界裡算是資深的啦~) 如果有文筆不佳或是不夠專業的地方 麻煩請鞭小力一點😖 🔶我有需要矯正嗎? 矯正主要分成「美觀」「功能」 美觀比較單純 看有沒有整齊、是否厚道跟暴牙 然後把不整齊的地方排整齊 功能的話就是讓你可以正常吃東西 有些人因為缺牙導致其他的牙齒向前或向後倒 需要將倒下來的牙齒排回它原本的位置後再利用植牙或是牙橋來重建缺牙區 或是用矯正的力量把缺牙的地方關緊 除了以上 還有一個我覺得蠻重要的 有些人可能會想美觀我又不在乎~能用就好! 但如果牙齒角度差距太大、互相重疊 這樣清潔上沒辦法確實就會造成牙周病 牙周病不治療牙齒會掉光光 當然就算是全口無牙 以現在進步的醫療要重建起來不會很困難 只是你原本不以為意的小問題就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矯正器的種類 主要分為三種:傳統Metal/Ceramic、舌側Lingual、隱適美Clear
megapx
傳統就是有一顆一顆金屬或是陶瓷製的矯正器 用樹脂黏在牙齒表面上 利用富有彈性的矯正線、橡皮筋/圈、鐵絲或是一些特殊小裝置 來移動牙齒讓齒列排整齊 戴蒙、自鎖式那些也是屬於傳統的 一樣也是黏在牙齒表面 只是它設計不一樣不需要綁鐵絲或橡皮圈 舌側的話跟傳統一樣,只是是黏在舌側而已 外表看起來就是「牙齒」 嘴巴張開機關很多 隱適美 就是「隱形矯正」 美國隱適美用專利的電腦推算方法來製作一些牙托 幫病患計算矯正所需的時間、戴幾副 必要時也會在牙齒表面做一些裝置來幫助牙齒移動 每天需要配戴20~22個小時 也就是說除了吃飯刷牙都需要帶著 現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其他廠牌的隱形矯正 但推算結果跟牙托的材質還是有差(差蠻多的) 當然費用上也是差蠻多的 因為牙托本人真的是坐飛機來台灣的 🔶我適合哪一種? 學生們我覺得傳統金屬的就可以了 費用跟其他比相對低 而且學生嘛~醜醜的還好🤣 缺點是清潔不方便、容易卡菜渣、容易刮破嘴唇 比較在意外表的人或是需要常拍照的人、藝人、網美這些族群 可以選擇舌側或隱適美 舌側是真的看不到可是一樣清潔不好清 外側就很難清了,舌側空間更小更難 然後舌頭會利利的,剛開始講話會大舌頭 但人類是適應力很強的生物 不用擔心 隱適美 因為牙托的力量跟鐵線比還是弱了些 所以配戴時間要比較長 平常講話的時候也是會大舌頭 而且口腔比較敏感容易嘔吐的人千萬不要選這個 整個矯正期間都會很不舒服 選擇哪一種、適不適合也要和醫師討論 明明就不適合就不要硬選 這樣矯正出來的結果也不會好看 🔶矯正的時間 一般會說1-3年 沒有實際取資料沒辦法準確的告知 還是要看困難度、矯正期間有沒有其他插曲還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排列 複雜度高、要求較完美當然會比較花時間囉 🔶年紀 高中前矯正 需要醫師詳細評估 要看生長板等等 若是家中小朋友疑似有厚道的問題一定要儘早 長大再來做會來不及,情況不好只能開刀了 高中後矯正 就是看$$$ 看負擔會不會太大 當然也是越早處理越好 我遇過年紀最大的矯正病患是70幾歲的阿嬤 所以來吧!就做吧! 🔶費用 這個問題,10個病人來11個會問 新北市、中南部其他外縣市我不清楚 自費療程不是公開透明價格 也許更便宜 台北市行情大約 傳統金屬矯正器10~16萬,陶瓷會以顆計算另外加價 舌側16~23(吧?) 因為製作舌側要花很多心力,費用相對比較高 隱適美20~28內 主要是看要戴幾副,費用是貴在專利 🔶要打骨釘嗎?會不會很痛? 這也是10個病人來11個會問 矯正期間上骨釘可以多加一個施力點 讓牙齒向前後或是往上下移動 是個非常棒的「道具」 聽起來很恐怖 畢竟是一個外來物鎖在牙齦上 !但是! 一定會上麻藥的不用擔心 上麻藥之前有些診所也會先塗表面麻醉劑 下針時比較不痛 !而且! 骨釘直徑非常小,一般1.2~2.9mm 長度不會超過15mm(6~12左右) 比植牙還要迷你 麻藥退了以後其實不會有什麼感覺的 有點痛痛?吃顆止痛藥就不痛了 🔶醫師的選擇 牙科跟其他醫科一樣也有分專業科醫師 一般科、矯正、牙周、根管治療、口腔外科等等 但也和其他醫科一樣修了學分就可以治療 像是泌尿科醫師轉行當醫美的啦~ 眼科醫師幫你縫雙眼皮的啦~ 術業有專攻 矯正專科醫師在學校訓練時會通過嚴格的認證 在口腔的美觀、咬合變化、適應症等等都有它的穩定性、專業性 但是經驗值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一定要貨比三家才不會吃虧 🔶會不會成功 要對自己有信心 也要對你的醫師有信心 貨比三家挑了一間自己最適合最有緣的診所 所以一定要有信心 然後要詳記每次調整的內容 因為有些醫師很忙會忘記病患進度 可以的話就幫醫師記一下 這樣對自己也會比較有「參與感」 🔴最後這個超重要 麻煩 一定要戴維持器 花了這麼多時間 花了這麼多錢 拜託拜託一定要戴維持器(跪求) 現在大部分都會在舌側黏一條鐵絲加強穩定 除了這個之外還會配另一種活動式的給病患 透明牙托型或是一種以鐵線和粉紅色塑膠做的比較傳統的維持器 不管哪一種都一定要戴著 你的牙齒花了20幾年長了一副亂亂的樣子 你再花2年用力把它排整齊 牙周韌帶是有記憶性的 一旦沒有矯正器強行拉住它 牙齒很快就會想跑回家 再加上矯正的原理就是利用牙齒旁的小骨頭 一邊消失一邊增長才能讓齒列排整齊 因此剛拆的半年內牙周都不是很穩定 牙齒容易搖晃 不用緊張不用擔心 請乖乖戴上維持器,半年後它也會乖乖站好 至於維持器配戴的時間 如果沒有舌側鐵絲 拆完的1-2年每天吃飯以外的時間都要戴 3-5年可以只睡覺戴 有鐵絲的,可以只戴著睡覺 基本上會希望病患能戴一輩子 但人嘛~所以盡量能戴多久就戴多久 以上 這些是一般病患來詢問會問的一些問題 至於更專業及更詳細的 可能還是要去診所掛號向醫師提問 如果看完還是不知道要不要矯正? 先去評估就對了 評估大概$200有些診所甚至不收錢 可以多看看 找一個適合自己的醫師、診所才是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謝謝花時間看到最後面的你&妳🙇🏻‍♀️ 一不小心就說了這麼多 只是單純希望大家牙齒都可以健康呷百二😁
Like
Bow
Haha
3.7K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