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先截圖了楊丞琳?
2022年9月8日 02:47 (已編輯)
嗨 打開本文的各位 請容許我在這裡先防雷呼喊,
很歡迎 所有能理性接受不同觀點者 留下繼續瀏覽文章^^
換句話說請:自認有嚴重仇中傾向並情緒控管較不佳者
(能夠有自我認知是值得尊重的) 勿瀏覽此文並離開,謝謝。
-
這兩天看了楊丞琳的新聞被鋪天蓋地被報導,
我心中忽然有個疑問
:一開始究竟是誰去截圖節目畫面並發表評論的呢?
小小分析一下,
首先會看對岸這檔節目的人大概是兩種
一. 楊丞琳或是該節目其他藝人的粉絲
二. 並不厭惡對岸任何相關文化的觀眾
(否則怎麼會願意貢獻收看的時間給他們長臉呢?)
那就奇怪了~
一. 這兩種人應該都不會截圖並散播這段消息吧?
並且一開始是只有看見不完整的截圖畫面,引發話題。
二. 怎麼除了一些公眾人物的發文以外,
就連內政部 都發表的充滿情緒引導的圖表,(後來似乎已經刪除了)
不過身為一個國家的公家單位 本應該最理性並必須慎重處事,
竟然會跟風這種其實對國家根本毫無殺傷力的娛樂新聞,
是誰給了他勇氣呢?肯定不是梁靜茹吧。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
有第三種人,是有意等待容易引起話題的片段,
刻意讓我們認為 楊丞琳貶低台灣 親近中國,
(或是 不用是楊丞琳,任何人 都可以當作那個箭靶?)
為什麼需要這個箭靶呢?
為什麼需要這個箭靶呢?
為什麼需要這個箭靶呢?
而似乎大部分的人中了那人的劍,開始衝向這個繞不開的死胡同,
因為這些話怎麼解釋都都有它的一番道理。
-
OK,小小一個疑惑與推測
主要希望提醒台灣的大家,
身在一個多元交流並民主(還是嗎?哈哈)的國家,
看過那麼多的歷史與電影戲劇故事 因應在目前的政治時機,
我們應該要看到一件事的重點,而不是情緒。
說實話這段發言,對於任何一個在異鄉生活的人 難道不是很值得被理解嗎?
同樣的發言我甚至看過太多在 台灣生活的外國Youtuber 時常在發表,沒有錯吧?
(韓國人法國人?也甚至有對岸的,我想我不用舉例大家應該都有看過)
喔對了台灣也有二分之一強 和 WTO姐妹會這些綜藝節目,
他們時常指出台灣的各種美好與人們的熱情善良,
並且也會指出他們認為自己國家一些令他們不滿意的觀點
(說實話他們說得對或錯我們知道嗎?)
但是大部分的Youtuber與藝人並沒有被他們國家給撻伐吧?
-
就像有看到另一篇文章的原PO說過,
我們時常嘲笑對岸的人民小粉紅玻璃心,而我們不應該成為自己所看不起的人。
是吧?
謝謝看到這裡的妳/你,
也希望看過這篇文章的各大學生或是曾經的大學生,
既然受過高等教育,也要記得尊重不同的觀點與發聲,
假如我的觀點與你不同,那可以理性提出看法,
而不是被那些 只看見截圖與標題的公眾人物發表的情緒發文 而煽動的仇視。
-
想在這裡補充一下回應 及 某樓分享攝徒日記的影片。
1. 我想大部分持反對立場的網友們
並沒有真正理解我文上所述的 “大家衝向箭靶的方向”。
2. (因為本人健忘,
依照節目播出她的確有稱自己是廣東人沒錯)
認為她聲稱自己祖籍廣東 = 不認為自己是台灣人
這點我並不認同。
不過我的觀點還是
台灣是一個很多文化踏過的土地,
就像小時候老師會要我們回家找家譜來看,
連著連著有的還會連到荷蘭人去,大家只會覺得有趣! 但是並不會從此覺得自己不是台灣人吧?
再拿一個小小的台灣來說,
有時我到中北部認識新朋友時,有些人甚至會強調:噢!我在北部長大但其實我小時候在南部出生唷!
那我不會覺得他不認同自己是北部人,
也不會覺得 啊你哪壺不開提哪壺?
只會覺得親切,以及被認同感,
這就是我上述所說的身為在異鄉生活的理解。
3.花大篇幅去解釋她說的話的對錯
也很沒有意義,
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的死胡同。
再更何況看過明星訪談知道對岸對節目的審查機制沒錯,
但應該不會不知道節目有所謂的剪輯手法吧?
(別說對岸,全世界的國家都會刻意將節目剪輯成對自身有利或是能夠製造話題的模樣)
誠如攝徒所說:「每一幕都是精心安排」
那麼剪輯上肯定也會朝著他們所想要的模樣精心設計,
(我就不想說如果不信那可以多邪惡多曲解的真的不要說自己懂綜藝剪輯。)
而媒體的大肆報導
這就是我認為的被刻意放大並且妖魔化的行為。
即使有不同還是謝謝各位提出自己的看法,
這是我的觀點❤️ Love and pe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