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

北歐囚犯的監獄生活居然過得比我還好?!

這些照片是來自不同監獄,但同樣反映出北歐在人均富裕的社會環境下,致力於維護囚犯的人性尊嚴與重新教育,甚至有不少囚犯和獄警成為朋友。 除了會培養跟教育囚犯習得一技之長,監獄裡下棋、閱讀、繪畫等興趣當然很歡迎,球類運動、健身也是有益身心健全的活動也很鼓勵,有些監獄甚至可以允許囚犯養寵物。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健身房提供囚犯自我鍛鍊的場所,同時對身心健全有所助益。
megapx
還有環境典雅的圖書館,讓囚犯可以在閒暇時候充實自我。
megapx
開放式的交誼廳,讓囚犯可以如同正常生活的場合一樣社交互動。
megapx
宗教場所提供心靈支持與慰藉,讓囚犯可以找到精神上的一種寄託。 「如果把囚犯當成牲畜管理,那刑滿就等於是將一群豢養完的牲畜放到社會上。」這段話來自一名受訪的獄警,顯示出北歐對於囚犯的人性化思惟。 台灣其實也有類似的思維,像是監獄就被稱為矯正機關,意思就是使價值觀、習慣、嗜好、行為等有所偏差者能回歸正常範圍、符合法治與社會規範,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尤其民眾對於要花大把納稅錢改善受刑人的生活環境,普遍接受度並不高,多半還是認為監獄的存在是因為囚犯「罪有應得」、「活該受懲罰」、「需要給點教訓」等。 總之,在北歐人性化的思維下,囚犯們住的比台北花一萬塊能租到的小套房還豪華,不僅租金免費、餐點免費,還提供包括圖書館、運動場、健身房等育樂公共設施,還能養寵物上教堂來陶冶心靈,你各位辛苦工作繳房租的台灣人,加油好嗎? *特別提醒,本文絕不鼓勵國人前往北歐國家從事任何觸犯法律的行為,請勿嘗試,後果自負。
愛心驚訝嗚嗚
900
留言 250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