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大腸息肉?醫憲診所內視鏡中心主任 - 王崧穎醫師

[ 如何處理大腸息肉] 醫憲診所胃腸肝膽教室 大腸癌一直是台灣前三名的癌症疾患,隨著預防醫學觀念的進展,許多民眾也會每2-3年固定進行大腸鏡檢查,作為大腸癌的檢查與預防 對於身為「腸胃專科」醫師的我們而言,除了協助民眾進行完整的腸胃道檢查,進行大腸息肉的檢查與偵測,當遇到有複雜困難息肉時(大於2公分,扁平型,特殊彎角處),我們也有能力進行完整切除息肉,並完成傷口關閉,這除了需要好的儀器與設備(內視鏡與電燒機),更需要專業臨床經驗的累積與成熟,也因此醫憲的團隊醫師,都必須具有「消化專科」與「內視鏡專科」雙專科醫師執照 在此分享院所同仁「醫憲診所腸胃內視鏡中心主任 - 王崧穎醫師」以內視鏡黏膜息肉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完成大腸息肉處理案例 ◾何謂「內視鏡黏膜息肉切除術」? Ans : 「腺瘤型息肉」因為常有一定大小,若超過1公分以上,需先以「注射針」至息肉黏膜底層,使息肉膨出再加以「金屬套環」固定,並以「電燒方式」完成切除 如此的「打針 - 套環 - 電燒」三步驟,可以使息肉完整切除,並以「具有凝血」功能的電燒機,同步完成息肉切除並有降低出血的效果,最終仍必須以「金屬夾」完成傷口關閉,避免延遲性出血。 ◾大腸息肉切除術後的注意事項? Ans:腸道息肉切除術後的病人,三天内應避免刺激性飲食,包含酒精與辛辣類食物,也應避免堅硬食物與粗纖維(例如:堅果芹菜竹筍等食物),0.1%的患者可能會有延遲性出血的情形,如有大量血便與腹部疼痛則應提早回診就醫院所處置觀察。
megapx
◾如何避免大腸瘜肉的產生 平日的飲食習慣中,儘量減少食用紅肉或醃製類製品、避免菸酒、規律性飲食及適當運動,皆能降低大腸瘜肉的產生;然而,即使已注重養生,若自身年紀「50歲以上」,或有大腸癌或瘜肉的「家族史」,大腸瘜肉的發生率仍會明顯增高。 ◾切除大腸瘜肉能預防大腸癌 雖然「大腸瘜肉」轉變為「大腸腺瘤」,再轉變為「大腸癌」(大腸腫瘤),共需要約5至10年的時間,但定期以大腸鏡檢查腸道健康,並「預防性」切除大腸瘜肉,仍是現今醫療處置上,最能遏阻大腸癌發生的方式。
megapx
#醫憲診所 #板橋醫憲診所 #胃腸專科醫療院所 #比漾本院 #智光院區 #江子翠院區 #台北醫學中心 #腸胃專科主治醫師團隊 #胃鏡 #大腸鏡 #大腸息肉 #無痛腸胃鏡
Like
3
Comment
encourage first comment
Do you have something in mind? Let's post it out and share it with every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