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大核廢料基地根本不在蘭嶼,而是在你家附近國立臺灣大學全台最大核廢料基地根本不在蘭嶼,而是在你家附近的核電廠裡,原來我們搞錯了:蘭嶼的核廢料,根本不是我們以為的那種東西 說到「核廢料」,你腦中會浮現什麼畫面? 是一坨會發光、冒煙的綠色液體?還是像實驗室裡用過的髒玻璃瓶和核反應渣渣? 我以前也這麼以為,直到我開始查資料,然後——直接被震撼教育。 --- 蘭嶼的「核廢料」,其實只是 低階 廢棄物 蘭嶼貯存場放的是防護衣、手套、維修工具、污染過的濾網等,這些叫「低階核廢料」。 對,它們含輻射,但它們不是反應爐核心,不是那種高熱、高放射性的「核燃料棒」。 而且這些廢料是 打包裝桶、封起來送去蘭嶼的。 但真正危險的核廢料,從來不在那裡。 --- 真正的核廢料:用過的核燃料棒 這些燃料棒使用完後,輻射超強、還會持續自己加熱,要先泡在核電廠內的「燃料池」裡用水冷卻。 問題是——我們從來沒真正處理它們。 它們沒有送走,沒有銷毀,沒有封存。 它們,還全部泡在原地。 --- 所以我們才說:乾式儲存,才是真正的核廢料「家」 台灣目前正在興建的「乾式儲存廠」,就是要從水池中把這些燃料棒撈出來,放進鋼筋混凝土做的大型桶體裡封存,堆在一個安全的區域內,靠厚重屏蔽和自然通風來冷卻它們。 這才是 真正存放核燃料棒 的地方,也是真正危險的核廢料儲存設施。 而這個設施——不是在蘭嶼,而是在核一核二廠旁邊蓋。 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在地居民會反對: 因為這不再是「假裝核廢料」了,而是真正的高階核燃料,終於要走出水池。 --- 反而最危險的事,是我們什麼都不做 你不想看到核燃料棒移出水池,但它們又不能永遠泡水—— 那個冷卻水池本身不是無敵的,發電廠一停電、系統一出事,就可能發生你我不想看到的事。 這才是真正該討論的問題: 我們怎麼處理這些真正的核廢料?我們要放哪裡?誰來監督?安全機制有幾層? 而不是繼續誤會說:「蘭嶼有一堆核燃料棒堆在那邊」 No,那只是冰山的一角,而且不是最尖端那一塊。全台核廢料時事有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