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 要當老師,你需要先知道的
2021年6月27日 11:43
「行行出狀元、術業有專攻」
我想這句話版上的同儕們肯定耳熟能詳
但真的所有人都能夠實踐在你的價值觀嗎?
我是一位應屆考上的國小老師
回顧一下版上常見的提問
「我要選擇小教還是中教?」
「哪一類科教甄比較有機會?」....等諸如二分法的問題都會出現以下回應
↓↓↓↓
「當然是去小教阿,缺額這麼多」
「國小老師很輕鬆,上了就是鐵飯碗了ㄟ」....等將提問的走勢推向小教的方向
但在回應前先停住,並思考:
你真的對於你要回答的內容都很了解嗎?
如果不了解我應該怎麼給予提問的人說明較為正確?
每當看見上述的回應,很想為國小老師發聲:
我們真的沒有很輕鬆!!!!!
當然,確切的說,應該是各行各業甚至各階段各領域的老師都不輕鬆。
-----------
國高中施行非包班制,老師都會專們教授某一科目的專業知識
也就意味著要當國高中老師的人需要滿足以下需求:
1.進入具「中等教程」的大專院校修習教程(無論哪一所,最後這位老師的品質一定掌握在自己身上)
2.瞭解中等教程的分類(確立目標是要教國中還是高中,畢竟學習階段不同,專業知識教授仍有差異)
3.找到自己感興趣且擅長的科目(方向明確,可提前準備)
4.確立自己當老師的初衷。(使自己有動力,不容易放棄)
畢竟我不是任教於國高中,以上說明或許會有不足之處,再請其他國高中老師作補充說明
----------
那國小呢?真的如多數人認為的好考且輕鬆嗎?不一定
好不好考相對於國高中教甄而言
一個約莫2%~3%、一個0.4%~0.5%→「相對好考」是成立的。
但單就國小教甄,好不好考則取決於個人的努力程度與運氣。
至於輕不輕鬆,事實上相比國高中,也沒有多輕鬆。
以下將區分低中高三個年段做簡要說明:(我是高年級老師,中低年級若有不完整再歡迎補充)
1.低年級
→主要任務:培養孩子基本生活作息、教孩子們基本注音、數字概念
→次要任務:協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整理環境、養成習慣等
→必備技能:像蟑螂一樣堅毅不屈的耐心、家長良性溝通的能力
2.中年級
→主要任務:培養生活習慣外,一半重心開始放入基本科目知識的教授
→次要任務:協助孩子在學習知識與遵行學校規則取得平衡等
→必備技能:跟學生在規則下對談的技巧、家長良性溝通的能力
3.高年級
→主要任務:基本科目知識的教授、培養正確的品德與價值觀
→次要任務:協助孩子探索自身興趣、修正過去養成的不佳習慣等
→必備技能:傾聽與尊重學生想法的態度、跟不同個性的學生說話的技巧、家長良性溝通的能力
綜上,每一階段的老師都有自己需要去處理的課題與必備的能力技巧
縱使相對好考,但職務內容絕非外部環境看來如此輕鬆。
每一個行業都有其專業,我們都該去尊重專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如要考老師,我想這兩句話就可以勉勵各位老師
熟悉教甄規則、教程修習流程會幫助你很清楚知道方向。
以上感謝各位老師辛苦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