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產品經理 (PM) 受工程師尊敬?

我在大學時,很常聽見「PM就是code寫不好的人去當的」,也看過很多工程師鄙視PM的梗圖,所以我剛工作時對PM也有偏見。 很幸運的是,自從我工作以來,我遇到的產品經理都非常讓人尊敬,完全打破我大學時期對PM的刻板印象。 這篇文章是以一個軟體工程師的視角,聊聊哪些PM的特質會讓大家敬重。 如果你對成為產品經理有興趣,並且想和(很多脾氣不好的)工程師好好相處,相信這篇文章會對你會有幫助。 註:這篇文章的PM專指軟體業的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並非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每家公司名稱也各有不同,要看實際工作內容判斷。
megapx
原圖來自:
🤔「PM的難題:責任大,但沒有實權」 所有偉大的科技公司都是以產品導向的,畢竟只有有價值的產品,客戶才會一直買單。 也因此,負責定義產品走向的PM在科技業的影響力非常大,甚至有一種說法是「PM就是一個產品的CEO」。 尷尬的是,雖然他們要為產品的方方面面(使用體驗、客戶需求、甚至到產品本身的財務盈虧等)負責,但卻不是真正的CEO,他沒辦法開除或招聘工程師(因為PM不是他們的主管),也不會有技術能力自己寫code(就算有,也不會有時間)。 所以既然無法「直接地下命令」,PM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如何間接地影響」他人。 但你要如何讓人聽你的?你必須要贏得他們的尊重。 📖「好PM的硬技能:技術能力或產業知識」 1. 技術能力 我工作後對接的第一個PM,打破我所有的刻板印象。 他每次開的feature/bug tickets,不會只是丟給我一人去做,而是會附上自己的技術建議,每一次也都是對的。原因是他先前擔任過十幾年的資深工程師,也曾經在這個領域貢獻一大部分的code。 所以每次和他對話時,都非常的輕鬆,因為他完全明白我在講什麼。因此,在和工程師溝通時,一個PM若是有很強的CS背景,通常會更順暢,工程師也會更信任你。 2. 產業知識 另一個我非常佩服的PM,大學是經濟系的,完全不會coding。 但因為他對整個fintech產業非常了解,所以總是可以在會議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也能夠快速了解產品的大概技術方向。 CS是個非常花時間的專業,所以當然不能要求每個PM都有coding能力。 因此如果一個PM沒有coding能力,卻還是可以讓工程師信服的另一個特質,就是他對整個產業的理解是深厚的。因為他可以用產業知識,來彌補對技術細節的不了解,做出的決策也會讓人信服。 你們應該可以發現,上述這些硬技能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所以很多人才不建議新鮮人一開始就走PM。 但我認為,就算一開始沒有很強的硬技能,還是可以靠非常強的軟技能來彌補。 💯「好PM的軟技能」 1. 溝通能力 一個大我兩屆的學長,現在是Slack的PM總監。我雖然沒跟他一起工作過,但他在大學時就展現出非常強的溝通能力。每次有報告或者是上台演講,他都表現得非常好。 PM無時無刻都要溝通,比方跟客戶、跟工程師、跟設計師等等。懂的如何「切換頻道」,成為各方的橋樑就很重要。 而溝通能力跟文筆、或是會不會「唬爛」,關係不大,重點是要能夠非常「簡單清晰」的讓對方明白你的觀點(未來我應該會寫一篇關於「商用英文」的文章,劇透:跟考試不一樣,千萬不要用SAT或GRE的單字…)。 2. 尊重專業 我和我現在合作的PM,互相有非常深的信任。 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互相尊重」對方的專業。雖然我們會討論技術和產品方向,但我們的共識是,雙方都有各自領域的最終決定權。 在人才汲汲的科技業,很多人自尊心非常高,很常想要在對方的領域上指指點點,以證明自己是對的。所以能夠保持謙遜,尊重對方專業,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接下來講點反例。 😡「如何一句話惹怒工程師:『你難道不能就…?』」 「你難道不能就改一下顏色嗎?」「你難道不能就讓這個API快一點嗎?」 因為寫code的不是PM,他們往往不能理解,雖然很多事情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要花的精力卻非常多。 反之,PM可以問工程師「可以幫我粗略的估一下,做這個功能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嗎?」 即便工程師給的估算,遠遠超出你的心理預期,你還是可以問他們具體的難處是什麼,以理解對方。 如果僅僅是一句「你難道不能就…?」,很容易讓工程師不舒服,畢竟工程師最討厭的就是那些不懂裝懂的PM。
megapx
🛣️「結語」 以上這些特質,說穿了都是「如何建立信任」,應該在任何職業都套用,只是PM更需要,因為他們需要大量的跟不同人合作。 要當一個PM是不容易的,這篇文章講述了如何成為受人尊敬的PM,而之後我會分享幾個PM的轉職故事(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因為我知道蠻多人(包括以前的我)都是嚮往當PM的,希望對大家會有幫助🙂 💌「交流時間」 你遇過的PM還有什麼樣的特質呢?歡迎留言分享!
愛心跪哈哈
321
留言 69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