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於版上許多熱心的網友
在待業求職期間的幫助以及建議
也回饋給即將或是正在猶豫下山的人士
背景:四大材料純血
英檢:多益金證
經歷:GG產線食物鏈頂層單位 2.3y
離職原因:老闆很友善/企業文化優質/想往專業度較高的工作發展(原職偏向整合性質)
面試過程:
三月初裸辭
隔天(D0)開始投遞官網履歷(目標五大設備商製程)
隔一週陸續收到KLA/ASML面試邀請
-----‐----------------------------------------------------------
[ASML (南科F18) AE]
D+11 電話(HR)面試:
主要問一些求職動機,再來就開始英文的對談
,確定完英文口說沒問題後,當天直接約了隔一週的現場面試
D+18 南科現場(主管/HR主管)面試:
當天面試準備好英文簡報,對象是單位小主管以及HR主管,內容大概放了自己的工作背景、技能、做過的專案以及轉職動機等等,前半小時全英文面試,後面半小時轉中文,問題主要針對專案的細節,所以對專案的內容需要很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也會針對客戶的應對以及轉職動機做提問,因此在準備的時候要盡量去思考可能被問到的每種問題,準備好對應的回答,以及該回答可能面臨的下一個問題。整體面試過程流暢,沒有太多針對性問題,感覺主管也對於這次的面試有正向的回饋以及專案內容表示肯定,但後續就無聲卡了......
---‐----------------------------------------------------------
[KLA(嘉義AP7/高雄F22)AE]
D+7 電話(HR)面試:
內容跟ASML大同小異,也是詢問轉職動機和英文口說能力確認,結束後當場約了下次的主管面試,但這一等就超過一個月,原因是Q1的headcount已經招滿了......後來在四月初又收到HR電話,表示Q2有一個嘉義AP7的職缺,於是就約了一個禮拜後現場面試
D+39 新竹現場(主管/處長)面試:
一開始由主管先面試,英文簡報報完後,轉中文問答,但這次面試的內容偏向求職者是否了解此職位的工作內容,以及求職動機,並且也會針對你的回答再往下做提問,整體面試張力比ASML高。大約1個小時後,換成處長進來面試,一開始先請我在白板上直接畫出我的專案內容,並詢問一些細節,再來是關於SEM的原理是否清楚,最後問一下前工作是否跟YED有接觸過等等,從反應感覺得出來處長對於我這次面試的表現相當滿意,離開會議室前請我好好準備下禮拜跟外國處長的面試XD
D+48 新竹現場(外國處長)面試:
過了一個禮拜又來到新竹,這次對手是外國產品的處長(華人面孔但全英文問答),這次面試的過程壓力極大,可能因為是對到封裝廠的關係,處長的會議行程滿檔,所以一開始延後了半小時才開始面試,一進來會議室後,請我把準備好的15min簡報壓縮成5min報告XD由於之前沒遇過這種要求,因此現場反應不太過來,報告過程也就沒有練習的時候通順。後來也問了很多一針見血的題目,對於我的回答也都不甚滿意,結束之後隔天,HR通知該職位老闆收了內轉的同仁,但由於我有在台灣處長那關留下正向評價,於是幫我轉介到高雄的職缺做面試。
D+55 高雄現場(主管)面試:
過了一周來到高雄的辦公室面試,跟前面在新竹面主管的內容差不多,但有了之前的經驗,這次對於各種問題的回答就表達得更加肯定且清楚,主管反應也是相當滿意,因此到面試尾聲就開始跟我介紹之後會負責的機台、組織結構以及工作內容,內心的感覺就是我快要上岸了XD隔天早上就收到HR通知主管正向回覆,並且幫我安排最後一關的外國主管面試
D+60 視訊 (外國主管)面試:
最後一場面試是由一位印度籍的主管面試,得知消息後,就開始跟chatGPT練習印度式英文的聽力(有練真的有差),所以面試當天對口音方面就有了心裡準備,面試過程也是先簡報,再來對簡報的一些問題。part2部分,問了兩題邏輯測驗問題,第一題蠻簡單的排列組合,但第二題偏向腦筋急轉彎,很有難度,我當下是沒解出來XD。part3部分,主管帶我學習一個演算法的概念,接著用這個概念去現場推導他出的題目,接著在他的幫助下,我大概花了半小時解出來,過程還滿有意思的。接著隔天收到HR通知說面試結果正向,請我等待後續的通知。
D+63 HR通知口頭OFFER
D+69 HR通知核薪結果和報到日期
D+73 主管打來小聊,確認我是否會到職
D+74 正式OFFER get
----------------------------------------------------------------
後記:
從第一通電話面試到拿到OFFER過了兩個多月
心態上也是需要相當程度的調適
如果再一次我會選擇不要裸辭XD
待業過程中,很多時間都是在等待下一次的面試,往往面完就要等個一兩週才有後續,且目前科技業的徵才狀況很不穩定,當初也投了很多二線公司但都沒收到面試邀約。面對這些挑戰,我始終抱持著正向的心態,因此這兩三個月很積極的在準備每場面試,期盼能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職場環境,也覺得自己很幸運最後會在KLA上岸,拿到很想要的職缺且工作地點也是自己的首選。
最後祝所有正在轉職待業的人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