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臺灣 #環島 #請益 #問 一萬公里環島
2017年6月8日 09:04
Dear everyone,
注意:文長!!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畢業季即將到來,舒適的校園生活就要成為往事,該是開始撰寫下個人生篇章的時刻。因此,如果順利畢業且時間充裕的話,我規畫畢業後至當兵前的空白時間來環島。如果莫非定律發生,也只是將行程往後推延,不影響計畫。
看到這裡或許你/妳對於「環島」這詞彙感到耳熟能詳、枯燥乏味,身邊不乏有人提出這樣的想法並實踐,但我篤定,這趟旅程不會只是『環島』,我將盡我所能地利用步行、單車、機車、火車、便車深入台灣各個角落,完成一萬公里環島,相當於環台灣十圈。
※言歸正傳
目前,行程的規劃已有初步的架構,但個性使然,為了豐富我的藍圖,在此徵求各位Dcard甲乙丙的想法與意見。關於你/妳點子,可以是一個點、一段行程、一件你/妳想做卻沒機會做的事,屆時如果我採納了你/妳的建議,我將會回饋能力所及的事物。範例如下各點,開放選擇性自由留言與討論,倘若你/妳是位擔心公開留言會破壞景點者,或著是位願意接受我的反饋心意者,屆時我將會設計表單供各位留言填寫,並保密相關資料。而遵照版規,需要超過20人有此意願才能開設表單,因此請這類朋友們先在留言中表態意願,待我統計人數達標後後更新文章。
所以,分享你/妳的點子,增添我們的視界。
Ex.
1.非去不可的地方
2.非吃不可的食物
3.非做不可的事
4.非走不可的路
5.非看不可的景點
6.非體驗不可的生活
7.自由發揮
本文同時發布在個人臉書、相關旅遊社團、IG。
--------------------------------
※手機使用不當,昨天為了修改文章與回覆誤刪了文,所以今日重PO並補充描述,針對這個討論串補充並申明個人的初衷與對事想法。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同時網際網路也是個無遠弗屆的存在,如果只是趟簡單的旅行,上網找找資料相信對於Dcard上的各位都不是難事。但回歸根本,人與人的相處是靠交流而來,而人的知識也是靠交流而來,我自認對台灣的山水、人文風情不甚了解,也對網路上五花八門的介紹文(業配文?)感到陌生,屏除這些不能互動的資訊來源,我相信在座各位或多或少都擁有自己冰山之下的私房資訊或推薦地點,所以才會發起這般交流文章。
而這個一萬公里環島,根據我個人的彈性時間與目前行程安排,少說一個月半至兩個月以上的時間實踐,相信這樣的過程壓根不會是發個文(伸手?),網羅大家意見就能安排完成的,若真要如此,我可以非常膚淺的開啟Google Map,把上頭各縣市熱門景點連線並走過一次,相信也不難達成一萬公里環島之名。況且我認為所謂旅遊,簡單的初衷就是沉澱自己、充足心靈與探索未知,試問分門別類的界定出一趟旅遊的型態有何意義呢?這個答案保留在你我心中便可,不在本文中探討。為此,我冀望的是一次名符其實的環島,若你/妳問我何謂名符其實?請待環島結束後的我為您詳答。綜觀上述,我張貼了這則貼文,並申明會盡我所能的反饋相關事務甚至是我的旅遊雜記,來落實人與人的「交流」。言以至此,如你/妳有任何抨擊意味的言論我將會無視。
--------------------------------
所謂的我個人規劃大綱幾個已經確實的如下,細節暫不在本文中詳述:
1.過去我是位資訊志工,受過相關訓練也帶過營隊與活動,如上文所說我是位即將畢業的資訊管理所學生,因此目前我正在洽台環島途中會經過的幾個國小,姑且可以稱作是一種賣藝的互惠互助旅行方式。
2.為了節省旅費開銷且不造成朋友麻煩(我不主張寄住在認識的朋友家中),所以旅途中我多半會待在自備的帳篷中過夜,這是在一開始規劃旅行我就給自己設下的原則。
3.最後如同上文所述,我將藉由多種不同的交通方式環島,去細心品味台灣這片土地,由雲林出發以北至蘇花公路終點由腳踏車為主,過程中必然會亂竄,屆時則以其他工具為輔。
蘇花公路結束後則以步行+便車為主、機車和火車為輔,由台九開始繞台十一線回到花蓮,花蓮往下將透過火車或便車直達台東,如有機會會順便前往蘭嶼幾日,台東以南則繼續步行+便車為主。
到屏東開始將以搭火車為主(體驗TR-PASS之七日票卷),火車旅行能持續多久便是多久,終點如同起點為雲林,所以若是有餘下的距離則以其他交通方式回到雲林完成環島。
--------------------------------
本文至此告個段落,如果有任何更新補充之後補上,閱讀至此不管分享與否,先謝謝你/妳願意耐心看完全文,如有錯字或語句不順之處還請不吝嗇色地糾正我。
Hava nice day.
Richard
MS student,
Dept., IM, NY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