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潛水經驗,讓我親身體會到什麼叫「一個錯誤的決策,可能讓你付出慘痛代價」。耳膜破裂,不只是身體上的傷害,還讓我深刻反思了整個潛水安排的問題。
潛水的世界很美,但安全絕對不能妥協! 這篇文章,不只是提醒各位如何保護自己,也要揭露這間潛店的專業疏失,希望大家未來在選擇潛店時能更謹慎。
---
🛑 這次的潛水體驗,遇到了以下情況
1️⃣ 簽名免責書時未詳細解說,只是簡單帶過
簽署免責書,本應該是讓潛水者理解所有風險與安全規範的過程。但這間潛店只是隨便帶過,完全沒有詳細解釋可能發生的問題與應對方式。
✅ 提醒: 遇到這種潛店,務必自己問清楚每一項細節,不要因為他們帶過就草草簽名!
2️⃣ 預約時承諾有中文教學,但帶潛教練完全不會中文
在預約時,潛店明確表示有中文教學,但到了現場才發現:教學的教練與實際帶潛的教練根本不同人,帶潛的教練完全不會中文!
✅ 提醒: 一定要確認教學與實際帶潛是否是同一位教練,並確保對方能用你聽得懂的語言清楚溝通,這是水下安全的基本保障!
3️⃣ 我多次反應身體不適,卻被當作「只是緊張」
這次下潛時,我明確感受到耳朵平衡做不出來,耳內劇痛,並且已經用英文反應給教練,但他的回應卻是:「你可能只是緊張,繼續試試看。」
甚至當我用英文告訴他:「我聽到爆炸聲(I heard burst sound)!」這是耳膜破裂最典型的症狀,但因為我當時在水面、浪又很大,教練沒有體會到問題的嚴重性,還是鼓勵我繼續潛水!
✅ 提醒: 當你身體不適時,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感受,不要因為教練的忽略而勉強自己! 若教練無法正視你的問題,那這間潛店根本不值得信任!
---
⚠️ 給所有潛水新手的警惕提醒:
1️⃣ 確認教學與帶潛是同一位教練
不同教練,風險倍增!
這次的經驗告訴我,教學與帶潛分開,風險真的會放大。當帶潛教練不了解你的狀況時,他無法判斷你的適應能力,這對初學者來說是極度危險的。
✅ 建議: 選擇時一定要問清楚:「教學的教練與實際帶潛的是同一人嗎?」
2️⃣ 確認帶潛教練的語言溝通是否順暢
如果語言不通,溝通就會變成一場賭局,潛水時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出錯!
✅ 建議: 確保帶潛教練能夠流暢地使用你的語言,至少能聽懂並理解你的狀況!
3️⃣ 潛水裝備應該多備,避免裝備故障無可替換
這次潛水時,潛具有些問題,在配戴面鏡時我男友有一個小零件被工作人員弄飛掉到海裡,人員也是傻眼但並沒有換一個給他,但因為現場沒有替換裝備,我男友只能硬著頭皮下水,最後導致海水一直灌入海水,眼睛不適加劇。
✅ 建議: 出發前確認潛店是否有備用設備,確保裝備狀況良好!
4️⃣ 初學者應該選擇「岸潛」,避免「船潛」的風險
這次選擇了船潛(從船上下水),但當我身體不適想要結束時,卻無法立即返回陸地,因為船還沒開回去。
✅ 建議: 新手請先從岸潛開始! 如果身體不適,至少可以隨時回到岸上休息,而不會被困在海上!
---
⚠️ 潛水前請確保這幾點,別讓自己受傷!
✅ 教練是否負責任? 是否親自教學並帶潛?
✅ 語言是否通暢? 能不能清楚溝通身體狀況?
✅ 裝備是否充足? 若有問題,能否更換?
✅ 選擇岸潛還是船潛? 初學者建議從岸潛開始!
✅ 潛店是否專業? 免責書是否詳細解釋? 承諾的服務是否屬實?
潛水真的很美,但當安全被忽視時,它可能成為一場惡夢。
這次耳膜破裂的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選擇一間好的潛店,比你會不會潛水還重要!」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安全享受潛水,而不是帶著傷痛上岸! 🌊💙
——————
補充說明
在我完潛後
幫我預約的朋友一直有持續關心我的情況跟回報給潛店
但他們仍然認為可能是汙水


甚至是我提供帶血絲水的照片仍然認為可能是汙水
我回到台下飛機就趕緊到耳鼻喉科檢查
確認是耳膜破裂

我朋友跟店家回應
得到了這個回覆

在潛水結束後
尚未確認問題前
我有給潛水教練500披索小費
這是禮貌
但看到店家這樣回覆我覺得很不禮貌 🥲
也不希望再有人跟我們一樣遇到這樣的問題
決定發文
公開這店家
請大家慎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