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告急!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確診重症爆量

國立宜蘭大學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新聞稿 COVID-19疫情炎燒,日前中央與地方才因醫療量能是否足夠一事引爆爭議。工會得知,衛福部已在近期對雙北急重症COVID-19患者之備援方案做出規劃(見圖)。但卻赫然發現,醫療量能 #已嚴重超載的北市聯醫竟未在上列?同時,工會用最直接的數字,向社會大眾報告 #北市聯醫 #仁愛院區 的收治現況。並藉此呼籲台北市政府與中央部會,能夠盡速對管轄範圍內的醫療量能,有更妥善的安排。
megapx
  5/15是每日確診數破百的首日,當時的市聯醫仁愛院區收治15床確診病患,無人入住加護病房,也無人需要使用呼吸器(插管),只有不到5床病患需要額外使用氧氣供應。但到了5/29時,仁愛院區 #已收治總共65床病患,#24床需要使用呼吸器,24床之中更有13床使用呼吸器的個案因加護病房量能已滿,只能在普通病房繼續治療,之中更有些合併洗腎需求等其它極重症個案,無法順利入住加護病房。   而在急診的部分,過去一周最嚴重時,甚至曾經到有 #14床確診病人在急診待床無法住院,其中有7床需額外供應氧氣,3床亟需立刻插管住院或轉院。最讓人佩服卻也不捨的,恐怕是護理師的部分。在5/15時約主要由5名呼吸器照顧經驗豐富的護理師負責輪值專責病房的照顧;但在5/29時已經 #擴大到約62名護理師負責輪值, #其中卻只有8名護理師具呼吸器照顧的足夠經驗。(見本圖)
megapx
  因疫情變化迅速,上述數字在近日內應又有變化,但 #仁愛院區從人力到呼吸器的數量已嚴重不足,這點絕對是不爭的事實。仁愛院區的現況,可能就是目前雙北許多醫院乃至未來全台各層級醫院的縮影。依照《緊急醫療救護法》第2條與《區域緊急醫療應變中心作業辦法》第2、3條,最瞭解轄下醫院情況的台北市衛生局與督導的中央部會,對於轄區內醫療量能的統籌規畫應負有責任。具有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資格,但人力與設備規模卻只具區域醫院等級的仁愛院區,#明明是台北市衛生局最能直接了解狀況的下轄直屬醫療院所,醫療量能卻超載至此,這怎能不讓聯醫的員工心寒?又如何不影響市民的醫療品質?   工會要在這裡呼籲,身為主管機關應盡速責任,#徹底評估轄下各醫療院所的量能。在病患到達急診前,#就應將病患送往在急診待床時間最短的醫療院所;在病患到達急診後,若病情變化迅速,但該院卻無法負荷時,不應再由已疲憊不堪的各院急診自行靠著人脈或讓市民自行四處聯絡以拜託他院收治, #衛生局應趁著此時建立一個統一的轉送機制,也能降低確診個案在急診群聚所帶來的感染控制風險。   如前所述,今日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的場景,若再無各轄區主管機關的妥善管理,他日也將是其它醫院的夢靨。疫情衝擊下,醫護人員不分科別不分年資俱皆全力以赴,自是這門工作之天職。但這波疫情真正考驗雙北、考驗台灣的,#不只是醫療人員的專業能力,#更是衛生主管機關的管理能力。 仁愛院區的醫護人員需要的,不是一個無視市聯醫量能,只是驕傲市聯醫收治個案數是全北市第一名的總院長;不是一個對於各院真正醫療量能都無法確切掌握的中央部會;更不是任何在轄下各醫院已水深火熱,還屢屢在記者會上與中央互別苗頭的市長。 2003年SARS疫情,禍即起於市聯醫的蕭牆之內;起於中央與地方爭功諉過而讓基層無所適從;2020年美國紐約疫情,總統、州長與市長三方傾軋,即使是台灣民眾也應記憶猶新。 百年大疫下,沒有人是局外人。工會在這裡想說,醫護人員真的已經不需要再更多的政治口水了。#醫護人員此時需要的是更多的自我節制和更多的責任感,#和更多的同理心。 引用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新聞稿
Like
3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