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T筆記--從2021到2022
國立成功大學
From 黃光芹臉書
我的BNT筆記--從2021到2022
(2021/7/12)
這一路,走來艱辛!
5月18日至5月31日,死亡人數達到112人。
5月23日
郭台銘向有關當局提出BNT疫苗捐贈方案。
5月28日
指揮中心公布,地方政府或企業申請新冠疫苗,專案輸入流程的四個步驟與八項條件。
5月29日
指揮中心與總統府口徑一致:民間購買疫苗,一定得符合「中央政府與原廠簽約採購」、「中央政府統籌分配執行」兩大原則進行。
5月30日
陳培哲:「這些繁複的手續,對引進者,有嚇阻效果!」
5月31日
郭台銘王美花熱線。
6月1日
永齡送件到食藥署。
李秉穎:採購的疫苗聽說快過期。
6月3日
陳時中:「現在大家非常熱心也非常需要,可是現在事實上是買不到的,我幾乎敢這樣子講!」PTT炸鍋:「在講什麼!」
6月4日
蔡英文:「疫苗取得不簡單,不需要酸言酸語。」
6月12日
蔡英文臉書感謝郭台銘,定位「官民合作」。
6月15日
衛福部發有條件專案進
口許可函。
6月16日
陳時中再次強調:「郭台銘碰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各大疫苗廠,現在政策上,都是跟國家往來!」
馬曉光:以「商業模式」履行責任。
6月18日
郭台铭:「各種看不見的力量,在拖延疫苗採購!」
下午,蔡英文總統會晤郭台銘和劉德音。
謝志偉發文:台灣在與復星或其「代理商」簽約後,保證會從德國(歐洲原廠)直接寄出疫苗。
7月9日
與復星子公司復星實業簽署採購契約。
7月12日
郭台銘證實,完成合約簽署程序。
(2021/8/28)
(新增修)郭台銘刻意迴避,台積電代表通報!
--有關BNT催貨搶單的故事
「BNT不是要來了嗎?」許多人,包括郭台銘在內,簽完約之後,都以為是這樣。等著、等著,終於清楚認知到,先前一切的口頭約定只能預期,合約並未保證何時可以到貨,所以郭台銘決定起而催貨,改了原定的美國行,跑到歐洲去了。
郭台銘催貨,可說「催得要死」!他原本在BNT就有一條線,是透過生意上一位德國大家族的友人牽線認識;中間不停寫信給各方,更是不在話下。食藥署也不斷公文往返,但得到的回覆是:最快也要年底才到。
郭台銘的歐洲催貨行,目標設定:一定得見到BNT高層,他後來見到;但為了成功達陣,屬下忙得人仰馬翻。就在忙活時,劉宥彤突然接到BNT主動致電提醒:「你們得先通過EUA,否則會有問題!」
郭台銘想了想,若最快8月9日排產,9月讓貨進到台灣,要先確保EUA能夠先通過,只有2個禮拜時間處理,為求妥當,他找上顧立雄,經由他中間穿梭,順利讓陳時中部長趕在郭出國前一天下午通過BNT緊急授權。為了照會德國,陳還特別做了公開說明。
催貨難,每一個環節都難,其中要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貨廠一一納入EUA,以及在此之前的查廠,可謂難如翻越喜馬拉雅山。
郭台銘催的貨,數量為7-800萬劑,大約在11月前陸續能到。8月7日排產的第一批,若是順利,9月可以到貨。
上述是郭催貨的主線,至於中間冒出來的中國棄單300萬劑,訊息是BNT工作人員丢到與鴻海和台積電共同的群組。郭台銘擔心是中國的棄單,怕又被抹紅說與中國套招,又怕外界批評用BNT卡高端,於是刻意迴避,將利弊得失寫下來,並傳達給顧立雄知道;之後合議由台積電代表致電。陳時中確實是接到台積電的告知,並提到對方是三方合議下的代表,並無刻意淡化郭台銘的努力。
至於迴避復必泰的標籤,其實最早是上海復星主動提及,代理商為了作生意!郭進府見蔡總統時,即主動釋出,決策因此做成,合約也排除;但搶單撈到上面有復必泰標籤的現貨,BNT給台灣1天24hrs的時間決定,陳時中接到電話後,請示總統與院長,大家意思一樣:「要!」接下來確定合約有無牴觸、是否為原廠貨,3 hrs迅速搶單,讓貨在開學以前到。
300萬劑的「機會貨」,台灣官民合作除了要跟其他國家搶,最後還要跟BNT疫苗發明人的故鄉土耳其PK,最終搶到200萬劑的貨,實在不容易。
這就是背後完整的故事。
(2022/12/24)
《攤開疫苗採購的老帳本》(系列2)
民進黨政府對上海復星才是情有獨鍾!
蔡英文總統對民間採購疫苗開了綠燈之後,高層成立所謂的「4人小組」,除了總統之外,還有行政院長蘇貞昌、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和衛福部長陳時中。
顧是後來加進來的,因為之前在與衛福部溝通的過程中,碰到不小的阻力,所以郭台銘找上顧立雄,而顧認為:「這是國安問題,我要管!」願意一起承擔。疫苗採購隨即提高到國安層級,經常在總統官邸進行決策。
民間採購BNT疫苗,簽的是4方合約,BNT、上海復星、政府和民間,政府要求改「復必泰」標籤。為了重新印刷、改標,中間延宕了6個禮拜。沒想到改了標之後,郭去年8月3日到歐洲催貨,上海復星突然抛出有近200萬劑進不了中國的疫苗,後經4人小組決定接收。郭事後認為,之前既已去「復必泰」標籤,1500萬劑疫苗,只差10天就要陸續交貨,難道連10天都不能等嗎?如果這樣也可以,為何之前非得虛耗1個多月?
「復必泰」火速來台,蘇貞昌派羅秉成出面,口氣十分強硬,要求「復必泰」三個字一個字都不能見,後來經民間3方商討後,由華航2名地勤潛入貨艙,將復必泰布條掀掉。直到上海復星食髓知味,再想重施故技,將快過期的疫苗塞進台灣,已為官民雙方所嚴拒。
為免在採購過程中,經常受「政治因素」干擾,又想大幅降低疫苗價格,郭與BNT一直想甩掉代理商上海復星,並在去年12月17日即將直通管道與口頭承諾讓利,移交給陳時中,未料卻被棄之如蔽屣,直到來年民怨再起,急需採購BNT兒童疫苗或次世代疫苗時,即使郭又主動跳進來幫忙,但已無力回天,他也就不管了。
政府繞來繞去,最後只得找上上海復星,看盡對方的臉色不說,就連招牌上究竟要塗什麼顏色,也無暇顧及了。
(2022/12/25)
《攤開疫苗採購的老帳本》(系列3)
前方拼命搶疫苗,後方裝死卡EUA!
BNT說要賣給台灣1500萬劑疫苗,只有口頭約定,合約並未保證何時到貨?所以郭台銘去年8月3日決定到歐洲催貨。
郭上午上飛機之前,打電話給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交代「今天」一定要拿到EUA,並且要求衛福部長陳時中在下午2:00的記者會上宣佈,以最快的方式昭公信。
陳當天在記者會上說:「郭董很急,而食藥署也以公文最速件簽署了BNT緊急授權!」然而,檢視衞福部在民間採購疫苗過程中的行政怠惰,非但既不快、也不速,多的是一頁荒唐史。
話說從頭,從郭台銘去年5月23日啟動採購BNT疫苗、到6月1日完成補件、6月18日蔡英文總統開綠燈、再到8月3日起身到歐洲催貨,期間衛福部對已知BNT必須先取得授權,所持態度是完全袜盯袜動,要不是BNT主動提醒:「你們得先通過EUA,否則疫苗無法排程、生產、裝瓶,只好等下一批!」否則政府只會誤事,不會成事。
人命關天,絕不可能再拖。郭台銘計算,若要讓BNT趕在學生開學前進到台灣,最快一批排程在8月9日,從BNT告知,到8月9日排程截止,中間只剩2個禮拜時間必須通過EUA,民間3方團隊(永齡、台積電和慈濟)工作人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因為授權必須把分散在德國四處的18座廠全都納入,這樣18條線才能火力全開。(ps,指揮中心昨日晚間回擊,說得雲淡風輕,殊不知重新印刷、改「復必泰」標籤的工廠,又與零下低温產製疫苖的18座工廠分處兩端,他們動動口,前方工作人員忙得人仰馬翻,哪有發發新聞稿、開開記者會說嘴那麼簡單?)
在接下來工作團隊與食藥署溝通的過程中,簡直如同做了一場惡夢。要什麼、没什麼,最常聽到對方說:「有啦!有啦!」但拖到最後火燒眉頭了,卻什麼都没有,令他們不禁懷疑:公務員真有那麼笨或那麼壞嗎?
BNT這一方也氣得跳脚,那一段時間他們應付全球訂單,忙得要死,台灣說不要的時候就不要、說要的時候比誰都還要急。最令他們無法理解的是,BNT疫苗已經國際認證,全球有超過100個國家使用,未受其他國家刁難,唯獨台灣政府非要他們重現「實驗室裡的數據」,才願意給緊急授權,令他們感到不可思議。
郭台銘至今依然不解:「前行政院長林全與政府交涉採購BNT疫苗破局後,就給過一次EUA?為何同樣一支疫苗,卻要取得兩次授權?」
經查,疾管署在同年3月在「疫苗接種須知暨意願書」上的確載明,BNT疫苗已獲得我國緊急授權使用(EUA);同年6月10日食藥署也對外宣布,已發給嬌生和輝瑞/BNT疫苗緊急授權。唯,陳時中說法不一,稱接種意願書上雖有載明,但打得到才有,BNT最後沒有進到台灣,所以没有。試問陳前大部長,没有EUA,怎麼打得到?難道說話都不打草稿?
再對比同時間政府對日本捐贈AZ疫苗之EUA處理,照食藥署長吳秀梅的說法是:「因為AZ疫苗已通過EUA,不同的廠只需檢附各自的製程資料。」總之,政府的標準不一、作法不同、快慢也有別。
在打通EUA關節過程中,幸虧有顧立雄居間穿梭。蔡英文總統瞭如指掌;顧也催羅秉成快速解決問題,以免必須知會院長蘇貞昌,又在那裡躭擱幾天。
若以去年7月11日BNT與政府完成交易、到8月3日終於取得授權,中間大概花了三個多禮拜;而這已是最壞的狀況中、最好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