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部分台灣人對日本有好感?

原因很多,不全然是日本的問題,1920年後出生的台灣人多半受日本懷柔兼同化教育,並且經歷戰後光復後的殘暴高壓類殖民式統治,才會有相對剝奪感,實際上日本領台初期比戰後的KMT更加殘暴,惟該年代出生的台灣早已全數凋零,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戰後光復的高壓統治 1945年日本降服,台灣光復於中國,終於結束日本五十年統治的台灣人歡迎祖國的軍政人員接收台灣,結果來到台灣的國民黨認為台灣人受到日本化影響,以次等公民視之,加上那些沒素質的軍民來到台灣頻繁發生搶劫偷竊等事件,當局又大量調動本土物資送去大陸打內戰,導致台灣人對新來的政權感受甚至不如日本統治,後來爆發二二八起義後統治階層開始戒嚴便以肅清的理由大肆處決台灣人,導致台灣人對祖國的幻想完全消失,並埋下至今都無法抹去的禍根 戰後本土左派遭到毀滅性打擊 日據時代台灣本島人為了維持自身傳統文化、言語及生活習俗,創立了台灣文化協會,早期是為左右派人士共同努力而打造一番成果,以蔡孝乾和謝雪紅為代表的左派走反殖民的激進路線,透過宣揚工農階級與上層階級矛盾來達成台灣人民反日的情緒;以蔣渭水和林獻堂為代表的右派走和平訴求路線,主張透過和平友善的手段與日本當局交涉,以利釋放更多官職、教育、生活層面的方便,後來文化協會逐漸為左派人士操控,右派另自立台灣民眾黨(真民眾黨)。戰後光復,國民黨大肆逮捕處決本土左派人士,大量左派運動家逃亡大陸,而本土右派部分受到逮捕,並未受到針對,亦有部分右派運動家逃亡日本,直到近代參與民主化運動的幾乎是本土右派運動人士,可想而知當初營造本土反日情緒的左派人士早已被肅清殆盡,而本土右派又崛起,怎麼可能反日?
megapx
megapx
日據晚期與光復初期 眾所周知日軍非常殘暴,領台初期台灣爆發乙未抗日戰爭(客家人為主),其中數萬人陣亡,日軍從澳底登陸直撲台北城,辜顯榮開城門迎日軍,日軍繼續南下開始受到各地客家人頑強抵抗,全台爆發大規模的戰役,死傷慘重,最後進入游擊階段日軍以引蛇出洞戰略表面親和實際掌握抗日義民的情報,假裝和談實際上逮捕處決,部分地區以該地無良民直接對村莊進行屠殺,如雲林大屠殺、湖桶屠村事件,台灣客家地區的義民爺都是紀念當初就義犧牲的抗日義民(類似國民黨的忠烈祠)。相較之下戰後光復國民黨的高壓統治及鎮壓力度未如此極端,許多對日據時代懷念的多半是日劇晚期出生並經歷國民黨統治的高齡人士,從小生活在日本懷柔統治,感受日本治理台灣引入各種現代化生活施設,以及衛生改善、交通建設、糧食出產、現代化飲食,並在出社會後見到國民黨武力鎮壓及白色恐怖感覺生活品質倒退,卻毫無經歷日據早期的殘暴不仁 日據時代的台灣景致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日據時代名片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日據時代報章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日據時代文書及書類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megapx
Like
7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