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國會 vs 台灣國會

南韓國會昨天以190票全票成功制衡總統搞獨裁,此外,南韓國會有健全的「國會聽證調查」+ 「藐視國會」+「虛偽陳述罪」制度,這十年南韓國會聽證會也幫助國內成功揭弊跟改革。 1. 朴槿惠彈劾與崔順實醜聞(2016–2017): 總統朴槿惠涉及貪污與濫用職權,以及她的密友崔順實對政府事務的過度干預。國會舉行了聽證會來調查這起醜聞,並於2016年12月彈劾朴槿惠,最終在2017年3月由憲法法院確認了彈劾。 2. 三星貪污案件(2017年): 李在鎔被召喚作證,聽證會揭露了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勾結。最終他被判有罪,雖然上訴後判刑減輕。 3. 國家情報院(NIS)選舉干預醜聞(2013年): 國會議員尤承民揭發國家情報院(NIS)涉嫌干預2012年總統選舉,並在互聯網上發布親政府的言論。國會進行了聽證會,調查NIS是否干預了選舉,並揭露了政府機構在選舉中的不當行為。 4. 世越號沉船事故(2014年): 2014年4月,世越號沉船事故造成300多人死亡,大多為學生。國會舉行了多場聽證會,揭示了包括安全違規、監管失敗和政府疏忽在內的多重問題。聽證會還調查了政府官員和商界利益的角色。 5. 華川大有土地開發醜聞(2021年): 文在寅政府高層官員涉嫌在大邱市的土地開發項目中進行內幕交易,並從中獲利。反對黨召開聽證會,調查政府官員是否非法從該項目中獲得利益,該案件引發了對執政黨的政治打擊。 6. 李明博與BBK事件(2012年): 李明博,南韓前總統,因涉及BBK投資公司醜聞而面臨腐敗指控。該事件與他在2007年總統選舉期間的財務活動有關。國會聽證會調查了李明博是否與BBK公司的財務不當行為有關,儘管他否認了這些指控。這一醜聞成為反對黨猛烈抨擊的焦點。 7. 首爾地鐵貪污案件(2014年): 背景:此案件涉及首爾地鐵管理層的貪污指控,當時有官員被指控挪用原本應用於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政府資金。國會對首爾地鐵高層和金融部門官員進行了質詢,揭示了政府資金管理上的腐敗問題,並促使公共交通監管改革。 8. 濟州4.3事件(2000年代至2010年代): 濟州4.3事件是一系列發生在1948年至1954年的暴力事件,當時韓國政府軍對濟州島居民進行了大規模屠殺。這一事件在2000年代及2010年代再次受到關注。國會聽證會聚焦於政府在事件中的角色,最終促使政府對事件作出道歉並提供賠償。 9. 韓國經濟和社會改革的爭議(2010年-2019年) 這是一系列關於南韓政府經濟政策和社會改革的聽證會,涵蓋了改革中的貪污、財政政策、企業治理和民生問題。這些聽證會揭露了政府在執行經濟政策過程中的不當行為和矛盾,並促使對許多政策進行重新評估和改革。 10. Nexon收購SK Telecom股權事件(2015年): 2015年,南韓的兩家大型企業—遊戲公司Nexon與電信巨頭SK Telecom之間的股權收購交易引起了公眾與政府的廣泛關注。國會舉行了聽證會,要求有關方面解釋這筆交易的合法性和透明度。聽證會揭示出該交易背後的複雜股權結構,並進一步引發了關於企業監管和財富分配的討論。 結語: 韓國這些聽證會涉及腐敗、安全、選舉公正及政府監管等多方面的問題。每一個案件都對國家的政治、法律及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促使了改革或政策。 如果依照台灣犬法官無恥做法,朴槿惠、崔順實、李明博、世越號負責人員、李在鎔、NIS公務員、首爾地鐵管理層、BBK投資公司、Nexon和SK高管可以裝死不來國會,或是來國會說謊,青鳥還會幫忙說國會擴權。
Like
28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