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的《財劃法》,其實是當天才提出的再修正動議

國立中興大學
《財劃法》爭議在於中央和地方的財源分配比例。這次院會原排審3個版本修正草案,分別由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國民黨立委葉元之等人以及民眾黨團提出,調整統籌分配款的比例。財政部曾試算,若依照現制,今年度分配給地方政府的款項共為4,099億元;若採國民黨團版本,中央必須多分配給地方5,777億元,合計共9,876億元;若採民眾黨團版本,則地方將多拿到2,775億、共6,872億元。 最後院會三讀通過的《財劃法》,則是國民黨黨團當天才提出的再修正動議條文──將來的中央、地方稅收變化數字,在立委表決當下尚未經過公開計算和公布。三讀後,財政部發布新聞稿,稱以202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相關稅收推估,中央須增加釋出財源3,753億元。 財政部認為,此案通過將嚴重衝擊中央施政能量,恐影響經建發展、社會福利及國防社會安全等施政,另直轄市及縣(市)間之水平分配公式偏重人口及營利事業營業額指標,恐擴大城鄉差距,未符調劑財政盈虛原則;如再加計一般性補助款,部分地方政府獲配財源恐將超過其歲出所需,易造成支出浪費,影響地方財政紀律問題。 總統賴清德則於21日凌晨在Facebook發文,表示「我們從未反對修財劃法,只要求中央、地方一起參與,讓討論更多元、讓政策更完善」,他指出在民進黨執政後,是透過統籌稅款及補助款等財源挹注地方,自103年度的5,486億,大幅成長到114年度達1兆151億元。
對,我們不要中央的育兒補助、tpass 、房屋補助⋯我們相信錢給地方會更加妥善分配(反串聲明
Like
7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