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圖多影評>--孔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戲劇綜藝 “我們的人生,一輩子都在面對「交換」這種事。”—心理學家 海苔熊。 “「我們生來就已經是這種階級的人了,不該想要翻身的,所以我們才會受到這種懲罰...。」”—劉巧藝 公視最近推出、被網友喻為”台灣版黑鏡”的節目---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一部關於教育的劇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英語:On Children),2018年台灣詩選電視劇,該劇改編自作家吳曉樂同名作品,並從中挑選五篇改編為五個獨立的故事,分別是〈必須過動〉、〈孔雀〉、〈貓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茉莉的最後一天〉,每個單元兩集,全長共十集,由葉全真、謝瓊煖、鍾欣凌、柯素雲、尹馨、丁也恬領銜主演。 <轉自維基百科> 其實我覺得隨著時代在改變,公視的美術宣傳也有在進步中, 像這一次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用帶有一點詭異科技感的海報, 像是在宛如複製人群中睜著大眼張望的無辜少女、 還有被啃了一半的紅色胎兒,(後來留言有指正是親吻額頭)都隱隱約約地透漏了一絲詭異, 再配上纖細且鮮豔的海報字體,立刻就感受到了這系列與以往打溫情親情、傷痕眼淚、最終大釋懷或是大和好的劇碼不同。 喔對了,還好公視還沒有染上偶像劇冠名的惡習, 想看看,如果今天節目出現了 “new海昌日拋—天黑請閉眼”或是”雅詩蘭黛面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那就大打折扣了。 其實以往都會覺得公視都是她媽假文青在看的,但偶爾看一下,才會發現很多劇集都很不錯;當然這其中也是有極少量無病呻吟的劇本,明明是小事卻呻吟的不要不要的,為賦新辭強說愁。 先切入正題:7/29首播、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的「孔雀」。 《孔雀》 劇情敘述,巧藝念的是上流社會中最富盛名的私立中學,為了維持白富美的假象,她必須隱藏自己媽媽是個採茶女,爸爸是個計程車司機的事實。有一天,巧藝發現校園裡那隻孔雀知道她所有的煩惱,孔雀開口問她:我可以幫妳解決問題,但是妳願意拿什麼東西來交換?孔雀先是解決了巧藝幫同學準備高級生日禮物的小煩惱,接著還讓她們家中了大獎,然而孔雀也一次次地奪走了巧藝身上的某些東西。巧藝的爸媽開始意見分歧,不可思議的,他們竟然分別跟孔雀做了不同的交易。 *以下有雷* 這部戲的孔雀配音真的很魔性哈哈哈哈哈! 孔雀恐懼症^^ 其實我覺得這部戲的光影仍然維持著藍色大門以來的美麗濾鏡,採光乾淨,最常拍的仍然是陽光過盛的台北午後街道,好像真的有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感覺。不過近年來許多網紅或是不成熟的youtuber也會用這種濾鏡,那就只能靠劇情來彰顯不同了。 這部影片用鏡頭說了很多東西:純白制服上金燦繽紛的孔雀是家長的期待, 整齊到非常詭異的學生步伐是這荒謬的教育體制, 而劇中間則穿插了不同顏色的顏料灌入水中的畫面,象徵巧藝天分的汙染,以及整件事情的不可收拾,就像被潑出去的水,就像再也無法混得剛剛好的顏料。 還有家裡的配色,有一種讓人眼花撩亂的感覺,隱約透露出利慾薰心的不協調感。 公視都喜歡長長地拍攝某個窗戶或是某個走道的盡頭。 我還記得自己剛上高中的時候,辛苦存錢買了一件愛迪達,覺得自己終於可以跟其他潮潮同學一樣了,(那時候覺得愛迪達他媽潮爆哈哈哈哈幹),但晃入北車,才發現在眾多身穿愛迪達的路人之中,自己只是滄海一粟。還不如那這些錢去買自己最愛的書,配上一杯冰鎮過的檸檬紅茶,過癮一下午。 我想、這部劇點醒了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為了別人而去交換自己其實沒有很想要的東西,這樣反而更辛苦。想想看,自己要交換那樣東西已經夠辛苦了,得到了卻不甚快樂,不是過得更難受了嗎? 現在很多ig網紅也是如此,我曾經認識一個網紅,我跟他去吃便當的時候,他不禁感嘆,好久沒吃那麼好了。 「那你吃甚麼?」 「都吃泡麵,或是不吃。」 「你要幹嘛?」 「出國。還要買出國的衣服。」 為甚麼暑假一定要去出國,而且他明明不愛游泳,這次卻要去美麗的日本海灘。 「因為大家都這樣。」 後來果然看見他光鮮亮麗的打卡,以及與其他網紅結伴而遊的燦爛笑容,但這笑容之中又透著點迷惑,彷彿是說著「我真的想要這樣嗎?」 我輕輕地按了他愛心,然後他的貼文淹沒在我版面其他網紅出國的po文裡。 不知道為甚麼,看到巧藝的時候我想到了他。 尤其是巧藝終於吃到心心念念的法國料理,卻不是那麼喜悅的時候。 我想,輕易把自己當成計算的籌碼、把他人的眼光變成衡量的砝碼,都是沒有意義的交換吧。也許、人生就是在不停的交換,但或許,在我們還能有權利選擇的時候,選幾個真正喜歡的來交換吧。 演員演技的部分,我認為巧藝演得很厲害,能夠扮好青澀迷茫的小女生,卻不油條; 而巧藝媽也是辛苦時讓人心疼、變態到極致時讓人心驚,收放自如。 但次要的那些配角的演技則有點尷尬,看起來很像隔壁班同學直接被抓去演,但就是因為這樣的隔壁同學感、又加上這劇情真的很像身邊會發生的事情,反而更有帶入感,成為某種層面的優點。 喔對了,白嫩白嫩的弟弟好可愛~ 如果說”媽媽的遙控器”的價值觀,是一部壞掉的電視,你只能跟著主角被遙控器無限倒帶,那我認為,”孔雀”的價值觀是一座魔鬼的鳥園,你在利慾薰心之下被變成了飛禽,忘記自己是誰,只能跟著其他鳥類用非人類的語言哀號,雙眼則迷失在中間孔雀開屏的魔性舞蹈之中,無法分辨是非。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結局以及片尾的彩蛋。 失蹤人口的照片上是穿著孔雀衣服的媽媽,一家人鋪著繽紛的食物坐在孔雀籠前面,而彩蛋則是媽媽拿著彩色的、像是孔雀尾羽的羽扇,一個人坐在孔雀籠中喃喃自語,隨後消失不見。 你們覺得,媽媽去了哪裡了呢? 如果你是孔雀,你會拿甚麼交換? 我想,就算不知道答案,可能看劇的我們對於「交換」這檔事,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解答與想法了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孔雀公視影評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