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更新 關於全罩安全帽
2016年7月8日 12:37
我也想分享一篇類似選購指南的~~
但我不會講太詳細
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在注意這類的資訊
通常是朋友推薦或是網路稍微爬文就買了~~
希望各位女孩們
有騎機車的能夠真正地正視安全上的問題👍
全罩不考慮進口的話
以入門級價位來說
zeus zs-811
thh ts-41aa
sol sf-2
都可以選擇
其中的亮點是811由於是今年的新產品
所以有很多中高階帽款才有的東西
像是立體剪裁的內襯、風洞測試、浮動鏡片扣
或是雙層防水膠條(比較不會滲水進去鏡片
ts-41中規中矩
sf-2是花色比較多女生樣式(有些真的誘人...
三頂重量都差不多輕
熱不熱要看個人
有些人就是很會流汗 但是
""寧願流汗也不要流血""
如果要更輕量的話m2r f2c是玻璃纖維的
而且通風跟立體剪裁內襯也是成熟的技術
如果選安全帽很強調舒適度的話
m2r的帽子立體剪裁非常純熟 很舒服
f2c和f-5 f-5有內墨片 和新的鏡片系統
通風很好 舒適度當然沒話說
xr-3更是把f2c的內襯再強化
加上是碳纖維帽款 非常非常輕 通風又好
之前擁有過 很滿意
sol方面只有今年新出的sf-5和af-1首度立體剪裁
其他帽款是沒有的
sf-5 稍重了一點 通風好 包覆也不錯
內襯用料方面好但不是絨布的 可能比較刮一點
af-1是他們第一次出的碳纖維帽
帽體成熟度當然比較沒那麼好
內襯還不錯 跟他們以往的帽款真的有差
zeus今年帽款很多 除了811之外
還有806F 有內墨片 不過也是稍重
真的有預算的 zs 1600很好戴 目前很滿意
各項表現都是很推的 尤其是內襯跟高速穩定性
新增一個zs-1200e 超值的碳纖維帽款
以上帽款除了
af-1、xr-3、zs-1200e和zs-1600是碳纖維
以及f2c是玻璃纖維之外
其他都是abs 會比較重一點
有機會拿看看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差距明顯
有些帽子真的是練脖子...
當然汽水帽是更重的............
這就要看個人取捨了
汽水帽很多時候方便很多 但就是重
記得考慮一下脖子負擔
除非買zs-3500 碳纖維汽水帽
補充一點
安全帽的安規不只dot
而且有些安規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印上帽子
直接看官方網站最準 千萬不要道聽塗說
有趣的是
近期的新帽款似乎都比較偏向歐洲的ece
比dot強度更高 應該可以代表各家技術都有變好
至於最嚴格的snell的帽款國內近期沒看到
而且snell每5年更新一次 很可怕
除了kyt的c5之外 其他都是很舊的帽子
推全罩
比很多沒有通風系統的3/4和瓜皮涼多了
也比較可以過濾髒空氣
防曬
重點是美美的臉可以保護好
妝掉了可以補 下巴掉了花再多錢
或許可以補回下巴 但補不回心裡的創傷...
騎車小心
防禦駕駛也是很重要的
我個人會搭長褲跟外套 到目的地再脫掉
起碼萬一真的出事不會到處破皮~~~
補充一點
安全帽的EPS跟一般的保麗龍是差很多的
1.可以分散力量:當外力打在緩衝料上面的時候 衝擊力會開始分散
2.潰縮吸震:被保護物在EPS下方 EPS受到撞擊力擠壓損毀 吸收衝擊能量
關於潰縮 有兩個影片可以參考通常要增加衝擊吸收性 會增加EPS厚度
愈高價位的帽款 EPS愈厚 包覆面積也更多
看一下zs 1600兩臉頰內襯旁邊有一層黑黑的 那就是EPS
部分更高階的帽款是連下巴都有EPS的
看看X 14那層厚厚的EPS
大部分低階帽款 舉例像SF-2 只有頭頂是有EPS的
兩側是依靠帽體強度來抗衝擊
手邊有帽子的可以拿出來觀察看看
左邊sf 2明顯兩臉頰只有內襯
右邊f2c內襯之外有一層eps
另外agv的影片後面還有風洞測試
測試安全帽在高風速下是不是穩定
也可以測試通風性和鏡片變形量
還有測試溫度和噪音
zeus今年已經引進了風洞測試機
不過目前只有穩定性方面的測試
其他的感應器都還沒裝上隨著製帽設計技術成熟
效果會愈來愈好
有預算的話直接上進口帽就回不去啦(逃
歡迎交流😉
歐乾 不小心按到匿名 而且我以為會只碼系級說
圖片部分來自自拍部分來自網路
如有不妥請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