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駕是很重要的3~路線選擇
2017年9月15日 12:13
就在剛剛
看到了一個不知道怎麼選擇路線的發文
以下就來談談路線的選擇及路權的部分
1.沒有禁行機車就可以騎
我猜大概因為交通部長期的愚民政策
導致絕大多數的用路人根本不懂自己的權利
只要路上沒有禁行機車
就可以騎上去!!!
(圖中是我最近常常經過的臺南西門路)
圖中可見最左側是禁行機慢車
中間沒寫
右側是機慢車優先車道
如果有在上下班時間經過的
應該都知道這邊的狀況
機慢車優先道除了會有三寶亂騎車之外
也有很多直接佔據整個車道的違停
非常的危險
我自己在騎的話會騎中間車道靠右
可以避免機慢車到上三寶的逆襲
也可以避免無知的汽車駕駛逼車
當然比較好的狀況是騎在車道中間
但說實在臺南有太多不好的駕駛人了...
2.白牌以下需要待轉的條件
1)有待轉標誌
2)內側禁行機車
3)三快車道或以上單行道路(詳見 B7 B8)
以上只要符合任一條件
就需要待轉
不過我是支持修法不強制兩段式左轉的
試問同樣是兩顆輪子的紅黃牌
怎麼直接轉就是安全的呢?
而許多新聞也都證明
待轉區三不五時就被汽車撞的一塌糊塗
讓懂的人直接轉是安全很多的
各位可以自行判斷要不要兩段
(目前違法被開單的話也只能摸摸鼻子任了喔)
要的話就是提早打燈
並且逐車道靠近內側的左轉車道
等左轉燈號亮
左轉
恭喜完成正確切國際通用的左轉
不過感謝交通部的教育
這個路口有很多機車是直接在外線等燈號
然後再從外側直接左轉
這個是很危險的
3.超車從左側
同樣歸功於交通部
很多人是不會超車的
從左側超車是有法律規定
也是比較安全的路線
很多時候在路口會發成以下情形
在車道內側的車為了右轉在路口切過來
騎士只好停車
而很多時候煞車不及
或是騎士跟騎車駕駛都以為對方會讓
騎士從右側超車
就撞上去了
這個除了用路人的駕駛習慣要改之外
(右轉請提前靠到最右
超車請從左側)
還有一個就是白痴的車種分流
(最後總結在談)
超車的正確步驟如下
超車前先預估自己超過前車所需的時間
確定有足夠的空間時間超車後
打了燈號
再從左側進行超車
(當然地上標線要看)
這樣就完成了一次正確的超車嘍~
4.雙實線標線
上圖中雙白線的
就代表是"不能變換車道的"
在路口時就是轉彎或直行專用車道
最外側那道就不能直行
中間的就不能左右轉
這個雙黃線的就是不能跑到隔壁車道
圖中的小黃就是明顯的違規喔
順道一提這是從台灣機車路權促進協會的影片截的
這段影片是在諷刺所謂不鑽車不超速的觀感好
當其騎士不鑽車(一台接一台排)不超速(該路段限速40)
就會換來其他用路人的不便
(講白一點就是會有很多人不爽然後違規啦)
5.轉彎時不要太靠內側
先撇開側掛或滑胎等等的技巧
轉彎時都不該離內側太進
除了有轉彎技巧上的安全考量外
最直接的就是視野的影響
當太靠內側時
前方的視野區會變小(被彎道擋住)
當突發狀況出現時反應的時間就會縮短
這狀況當然是越少越好
而過灣技巧我就不談了
辜狗可以找到更多更清楚的資訊
---------------------------------------------------------------------
說到車種分流的白痴政策
記得之前有篇台灣大道的文很像刪了只找到這篇
不是慢車就不要待在慢車道! - Dcard
車速分流是世界上的主流
跟上車流是最安全的
時速60的機車汽車一起移動危險
還是時速30跟60的機車一起危險?
在高速公路上也知道要罵在內側的烏龜車
除了擋路也危險
拉到平面道路也一樣
同車道只要有一台速度有差距
不論快慢都很危險
現在把機車都趕到邊邊
除了上述的速差外
還要小心各種違停右轉的車
最近路權都有慢慢在提升了
只是要真正與國際接軌不知道還要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