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分享 完全體參上,RTSR(真•165)騎乘心得
玄奘大學
(老樣子,搭配SL+、MMBCU、TIG、天鵝六、RCSMOTO150、龍二、RTS135、STR250比較)
(RCSMOTO,以下簡稱RCSM)
(以下僅是我個人感受)
(也受到個人條件與個人偏好的影響)
———————————————————————
165跟135車體架構是一樣的,
所以騎乘姿勢方面的描述不變,
騎乘三角真的很寬,
特別適合身高175以上的人,
我168,騎RTS的時候,
基本上整個人都是在坐墊最前面的邊緣,
我只要往後幾公分坐,
手就是完全繃直的狀態,
我完全坐不到坐墊後面,
斜腳踏也用不到。
(這次我有嘗試感受斜踏,我覺得角度偏低,沒有明顯的舒緩效果;空間偏小,踩起來好像沒有RCSM的舒服。但也可能是我太矮了,歡迎身高175或180以上的幫我補充斜腳踏的感受。)
座高本身+坐墊形狀,
導致座高比想像中高,
如果我坐在坐墊中間,
雙腳要墊一半,單腳可以平踏,
而若我坐最前面邊緣,
則是可以有點辛苦地雙腳平踏。
(坐墊前段最硬的地方頂著屁股,容易痛)
不曉得是不是我的錯覺,
當初騎135的時候,
我覺得坐墊蠻硬的,
像那種超硬的麵包,
但這次騎的165,感覺坐墊有軟一點,
騎乘體驗比上次好一些。
比起其他差不多級距的車,
(例如龍二、TIG)
引擎震動真的很小,
這點我給予高度評價。
(前踏空間:
龍二 ≥ MMBCU > RTS > RCSM > STR > TIG > 天鵝六 > SL+)
(整體騎乘與姿勢舒適度綜合評價:
STR > MMBCU > RCSM > TIG > 天鵝六 > SL+ > RTS > 龍二
———————————————————————
操控性能方面,
我覺得這次騎乘感很不錯,
明顯比135好很多,
不是一點,是很多,
135我會覺得就是一台普通靈活的車,
完全沒法跟SL、天鵝座比,
在懸吊設計、配置上也很差,
過彎會有明顯外拋的問題,
老實說是差蠻多的,
甚至連RCSM過彎都比135優秀。
(所以當初我才會推RCSM,而不推RTS)
但是165不一樣,
這次操控明顯優化太多,
更迅速、更靈活,
外拋問題也減少了80%以上,
如果135是75分,165我會給85分,
(RCSM我應該給82分)
(畢竟不是靈活取向的車,有82算很好了)
跟90分的SL和天鵝座已經接近很多了,
差的那5分就是,
過彎流暢度、傾倒速度、轉向變換,
都還有一點進步空間。
有人說165避震偏硬,
可是我覺得還好欸,
(還是我本來就習慣偏硬的取向?😑)
我反而覺得165版本的比較好,
這次我還刻意去衝撞好幾個路面凹凸,
我覺得避震、消震效果真的很好,
沒有震很大、很久,沒有被震到酥麻,
在轉彎的時候,也能給你更多安定感。
(135那個真的不怎麼樣)
直線很穩,穩到讓我想起龍二。
轉彎、壓彎的話,
比135好這是肯定的,
但比SL或者天鵝座坦白說還是沒更好,
165更好的點主要還是在抑震這部分,
(不過速度快一點一樣抖,壓到東西一樣晃)
(速克達都嘛這樣);
但是要論過彎能力,
SL跟天鵝座還是略勝一籌,
原因在於他們的過彎曲線不太會被破壞,
(壓到東西)抖歸抖、晃歸晃,
但過後路線還是完好的,
165我在跑某幾個彎壓到東西時,
曲線有跑掉一點點。
(操控性能:
SL+ ≥ 天鵝六 > RTSR > RCSM ≥ RTS135 = TIG > MMBCU > STR > 龍二)
———————————————————————
動力方面,
動力曲線幾乎就是強化版SL+,
起步與加速的特性幾乎是一樣的,
不過就是多了那一點排氣量的差別,
整體加速是贏SL+蠻多的,
但覺得沒有到碾壓的程度,
(輕鬆贏,沒有碾壓贏)
不過尾速比較能拉。
在時速0~110公里這個區間,
我覺得比龍二快,
但在110以後我覺得龍二加速更快,
只是說在110後之前,
RTSR已經先跑遠很多了,
啊最後誰加速會贏我不知道,
我找不到那麼長的路測試。
至於TIG………
轉彎不太行,但直線加速還是碾壓這些車,
不存在誰在起步有什麼優勢,
總之就是被TIG碾壓。
還有一個大家應該都蠻有興趣的問題,
就是究竟RTSR能不能浮頭、孤輪,
我的答案是,不能,
不管我怎麼測、不管我怎麼催,
輪胎還是穩穩的貼在地面上,
不存在純靠動力就能翹起來這件事。
其實我覺得吧,
網路上的車媒不是不能參考,
不過目前除了小三,
其他我看過的,
大部分評測都要先打個8折,
(這還是保守估計)
因為目前我騎過的所有車,
SL+、龍二、RTSR 、TIG……等等全部的車,
注意喔,是全部,
我覺得都有過譽的成分。
他們拿到的車是怎麼回事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都是找磨合後的市售車租/借,
然後結果就是這樣。@_@
(限定短距離動力輸出:
STR > TIG ≥ RTSR > 龍二 > SL+ ≥ MMBCU ≥ RCSM > RTS135 > 天鵝六)
(限定長距離動力輸出:
STR >>> TIG > RTSR ≥ 龍二 > MMBCU > SL+ > RCSM > RTS135 > 天鵝六)
———————————————————————
日常配備部分,
不曉得是不是我的錯覺,
我覺得165的前置空間,
放水瓶的開口有稍微變大,(???
置物空間大小不變,
紫色水壺還是放不進去,
(RCSM勉強可以)
只裝的下右邊的水瓶。

其他還有一些小空間可以放手機或抹布;
掛勾是固定的,偏小,
有些粗一點的袋子可能掛不了。
(前置空間:
MMBCU > SL+ > STR > TIG > 龍二 > RCSM > RTS >>> 天鵝六)
(車廂空間:
STR > MMBCU > SL+ > RCSM > RTS ≥ 天鵝六 > TIG?龍二?)
——————————————————————
最後來做個總結:
我當初就不推薦135,
一直跟別人說要等165,
然後還被一堆人噴死,
結果事實証明我是對的之外,
我也跟某個車行老闆談了很多。
他說,他也改過很多135,
爆改的不談,
單純靠升級套件升級成165的135,
動力完全無法比擬「真•165」,
而且165還作了很多的調整、優化,
而且是原廠就幫你調校好,
他完全不推薦135改165,
這是光陽車行老闆親口說的。
然後如果讓我說,
我會說不論什麼理由,
都不要考慮RTS125、135,
差太多了好不好,根本就不同車。😑😑😑
總之,如果你的身高很高、特別高,
或是長手長腳的,
想要找一台操控靈活的小車,
那麼,RTSR會是你的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