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過瘦免役經驗分享,BMI 14.8
國立臺灣大學
哈囉大家
我想要分享這個我免役的經驗
我是用過瘦的方式來免役的
因為這篇文章比較長,我會把它分成幾個部分
[前言]
我自己有這個打算的時候其實在大一的時候(甚至是在高中)就有了
我入學的那時候,有新生健康檢查以及一些我到某些醫院自己量的
身高大約在169和170左右、體重46.多
(不過後來大三有變成49公斤,後面會提到)
到時候就想說就是保持這樣的體重,而且那個時候還是舊制
但後來大二時候,有消息就是突然改成新的標準,那時候看到就覺得超恐怖
原本BMI 16.5以下免役,改後變成15
我用我用身高抓169計算,原本只要46.9免役,改後變成42.6免役46.9補充兵,差很多,我看到時候真的很懷疑自己能不達到
(我是83-93那個的,而現在新制度兵役還有變成這樣,真的覺得超扯的)
後來大一下大二大三這些期間,體重變化其實就是上上下下的這樣子,曾經到44.多,但後來到49.多
一開始,是因為大一時後吃很少,加上那時候有在用斷食,但後是因為有給自己更多課外學習和想經營興趣,壓力就有變大,就會想吃更多,體重也變高到48.多,但要我不經營興趣很難,已經回不去了
(我之前是去醫院順便去量的,而我大約在大二暑假時候買一個體重機,讓自己可以去量體重。另外其實學校健康中心二樓也有可以量體重的,但我後來還是有買個自己的)
(但是量的時後可以注意,看看要不要固定時間或,一天的體重早上量和晚上量、吃東西之前之後可能都有差別)
後來大概這種大三的時候,開始就決定說要就是控制這個每天吃的熱量
我有用網路上基礎代謝計算機去計算,我就給自己一個每天熱量不能超過1600,想說可以先讓體重到47左右,先用維持為主,以不上升為主,到大三下可以考慮減一些
其中有一個經驗,就是每天的按計算機,常常會一天吃太多熱量,用其他天吃的低熱量去進行互補
比如說每天都要1600以下,今天吃2200,那明天就從600熱量開始算、只能吃1000,如果有多的就要移到隔天
但也常常發生就是熱量超標,就像剛剛舉例,是我規定說隔天只能吃1000,但常常會超過1000,這時候數字只能往後面補
而算熱量,一方面是因為我大二後很少吃外食,基本上就是自己煮或自己買的來煮,
吃東西時候,都會看包裝上面的營養標示
有一些不方便計算的我還是會去算進去,例如有些疏菜和油就看看份量估計個50、100、150這樣子
然後我還有買小秤子,測量食物重量的那種,這樣比較方便起算食物重量來起算熱量
不過,實際上,大三下成效很差,甚至體重還到了49.多(我那時有用一些app記錄體重,所以看的到紀錄)
雖然有用一些方法,例如用計算機算熱量、吃多一些蛋白質等等,但還是效果有限
有個原因,是因為身旁有那種拿了就可以吃的食物,其中如果有特別讓人想一直吃的,就真 的讓我一直吃,我發現即使是鄉 對健康食物(例如燕麥),也同樣要注意,後來就決定偶爾要把這些食物不要買來吃,或者買了但是限制份量
升上大四暑假,有兩週實習,那時候,我還有用一個技巧,就是中午的時候就吃少,但都是吃蛋白質,確保每天蛋白質足夠,外出就是都是喝超商的豆漿
那因為實習雖然也會有點忙,但是跟家裡不同,家裡周遭都有食物,所以最最時候會壓力大想吃,但是實習的話旁邊沒有食物就不會吃
也因為我中午吃少,晚餐稍微多一點,這要每天是有下降體重的
但我基本上會讓這個每天熱量大於基礎代謝率,然後少於TDEE
暑假結束時候,大約是48公斤
[大四]
大四之前,蛋白質主要是去超市買豆腐自煮,而升大四暑假,我用的蛋白質主要是植物蛋白粉和黃豆粉,都是蝦皮上面買的,選有營養標示且價格低的 (例如下圖)

之後開學的時候,決定就是去就是學校就是接一些校內打工,讓自己忙碌、但周遭不要有太多食物,當然多多選擇那種比較壓力不大的那種打工,也是利用我前面提到的利用忙碌、但是身邊不會有食物吃的方法
那時候我會自己帶東西去學校吃,就是前面提到的黃豆粉以及蛋白粉,用乾杯子裝著,中午可以倒著吃,這樣中餐大約就300多熱量,晚上就找要控制在1400以下熱量,就滿方便
那個學期的課也是修比較少(10學分),然後因為還要推甄研究所,所以真的不能修太多,其中有4學分選甜涼課,讓自己壓力少一點,畢竟我知道我壓力來容易吃多
而同時,自己仍然有在經營興趣,這興趣屬於那種要完成作品的,加上推甄有壓力,然後我又有些職涯焦慮以及財務規劃的壓力,加上減肥這本身也是一個壓力,所以那段時期也還是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態
到了11月,有拿到兵役體檢通知書,寄到家裡,跟體檢時間距離大概是一個月
那時候有量體重是47.3
其實,最後一個月時候,我不太覺得自己能夠減少到免役標準,後來就覺得說只要能夠到了替代役標準也不錯,我那個時候制度是只要12天
但想說還是可以試試看,看看能減少多少,同樣用之前飲食的控制方式
[利尿劑]
大一時候我有查網路,因為我在低卡其他文章有看到有人分享可以用利尿劑、瀉藥,可以減少個幾公斤
我最後是有用利尿劑
而有關於藥物
我自己體檢前兩週,有到藥局去說我要吃瘦身的藥、短期的那種,助於排便的
不過,可能因為我沒有明確的表達,我覺得店員給我的藥效太緩,只是有助於排便但是對體重效果減輕有限
我後來,去另一家藥局,我進去就直接說「有利尿劑嗎?因為我今天之後要兵役體檢,要拼免疫」
後來店長就有開藥給我,利尿劑名稱是來適泄,但他有跟我說可能會有低血壓,可能要注意檢查項目會不會這部分
我就買了,這樣一整個大約80元,最後就用兩顆,一顆測試,一顆當天
那因為想說先測試,才知道如何安排,所以就有用一天來測試那個藥效,我選擇禮拜二,因為那天剛好就沒有上課和打工,所以有副作用也相對影響小
(之前網路上就有看到有人說利尿劑低血壓的副作用)
用的時候,大約的會需要兩個多小時開始讓藥生效,會開始去尿尿脫水,大約體重是減少1.25,
然後副作也很明顯,就是那時候坐著看站著,會頭暈暈的、有噁心的感覺但不會真的吐、會想要躺著睡覺,然後當天確實會躺在唇上很久,也睡比較多
(不過感覺還是跟就是平常想睡那種感覺有一些不同,利尿劑就更多會是讓你暈暈想睡的感覺)
而且這個利尿劑我覺得滿神奇的,我吃了之後發現食慾有變少、不會很想吃東西,
(我本來以為會很口渴,但我自己經驗是沒有到很口渴)
自己感覺是這個利尿劑他的就是作用和副作用裡面呢,頭暈想睡的時間是比較短的,而脫水、食慾減低的時間比較長
所以我在規劃說這個利尿劑吃的時間的時候,我是安排在當天上午6、7點那時候,因為是當天下午一點開始體檢,那我早上可以先讓想睡頭暈先發作,那下午則保持到脫水效果且頭暈也不會太強
[最後一週]
到了最後一週,當天是蛋白粉為主,澱粉還是有吃一些,然後配合油脂
我這週還發現一種飲食具有高飽足感,讓我不會想吃,就是蛋白粉+油脂,就用前面提到的植物蛋白粉,然後我最後有買那種沙拉油,不過熱量請一定要注意,特別是油脂我都有用秤子去量過
然後吃東西方面,前幾天可以吃蔬菜,但我五六日就沒有再吃蔬菜了,避免蔬菜纖維在肚子裡面消化到太久
當時甚至還有很嚴重狀況發生,家裡面還是有些零食,如果只是想吃零食味道,就只是稍微舔和咬,但是不能夠吞下去 (因為蛋白粉真的沒什麼味道,可能因此激起想吃味道的慾望)
而在最後一週,是有改變一下前幾週做事情的心態,就採取比較隨性,包含課外學習或者經營興趣都是隨興,課內就把下週截止的作業完成即可,那一週內一定要避免事情多導致的壓力過大
因為平常課業之外,課外學習和經營興趣多少會有些壓力存在,所以這一週就採取隨性的方式,放下一些目標;想做就做、不想做就放鬆,也不要覺得有任何浪費時間的罪惡感,讓自己減少一些壓力,避免因為壓力大又讓自己吃
[體重計準確方法]
因為我是用家裡的體重計去量,我想說可以交叉對比體重計,就用學校的好了
所以,我去學校的健康中心二樓,那邊有那個體重機,有一個是體脂計那種,一個是一般的那種,
想說這樣可以了解誤差,就在學校那邊去量一次,然後回家之後馬上站上體重機,再用自己的體重計量一次,那我發現了就是兩個是差別不大的,所以就代表是家裡應該是偏準確的,會比較安心
另外
有一種測試幾公斤是不是正常的體重的方式,就是我家裡剛好那種1公斤的那種的東西的話,就可以把它放到就體重機上面,看是不是一公斤(但前提是你要知道這東西是一公斤,我是用食物先用磅秤量,之後用體重機量)
或者,是人手帶著食物到體重機上面,然後人上去一次,看看兩者是否為相差一公斤
當時就是用這幾種的方法,去測量家裡體重機是不是準的
[前一天]
然後,前一天的時候呢我是也是就吃蛋白粉+油脂而已,這樣飽足感很夠,然後吃前的通腸胃的有吃,利尿劑則想說隔天再來吃,然後喝水的話到了下午晚上就有控制,讓嘴巴不要感覺到口渴就可以,然後下午4點之後吃完最後一點蛋白粉就不可以再吃了
中午量體重的時候因為水喝還是正常量,所以體重46.25,經過上面的過程後,凌晨12左右有量,體重到了45.5
[當天,體檢前]
我當天早上6點吃利尿劑的,直到中午的時候量體重是44.25,在家裡面量有穿衣服的,而且那時候有穿兩件
早上還有就坐一下,多數情況都是躺一下,一方面就是因為就是副作用頭暈,另一方面想說不要讓重力拉低身高,
以及我有用個幾次把背偶爾反轉的姿勢,因為床上側躺有駝背,就想說這樣反轉平衡一下吧,類似這兩種姿勢,我是用個幾次而已,沒有到很多次、也沒有持續很長時間,都只有大概一分鐘,因為頭暈這樣姿勢不可能太久
另外,我當天還有把一些頭髮剪掉,想說可以減少一些重量,雖然可能不多,但就只是個安心感
中午的時候,我爸載我去的,摩托車上面也盡量背弄得直一點(因為我平常幾乎都會駝背,不論是家裡或外面)
要注意,因為會驗尿,所以去的時候還是建議可以有稍微有一點點的尿液,讓自己有一點想尿尿的感覺,但就一點就好,也不要太多,避免太多水分累積在身體
那天檢查,是先樓上換綠色袍子,然後下去之後,先是驗尿,會給管子,去大號間裡面,尿到杯子再用到管子,就把最後尿的水分排出,減少最後的體重
注意不要讓尿用到內褲,避免內褲濕而被增加體重
會給一個卡,然後每個項目都要測,順序不限,但當場會有人引導,
抽血有在量身高體重之前,這樣的順序應該是比較好的,因為又可以讓水分可以離開身體
量身高體重,也是有人引導的,前面會幾個人,這時候也可以盡量讓背不要太彎,甚至稍微往後面折,以免減少身高
進去之後,四周有簾子擋,只有自己和醫師,會把綠袍子脫掉,留下內褲,然後眼鏡也會放下,然後站在上面量
我站在上面時候,盡量挺直且頭抬比平視還高一點,量完之後回頭看,就會看到身高和體重數字,我看到身高171.1、體重43.2
那時候真的超級驚喜,本來就想說只有12天,然後免役就幸運看能不能剛好,結果真的有中了
(因為我之前看標準,有記得169/42.6、170/43.2的標準數字,所以171這樣一定有過)
之後就是測量各種其他項目,前後也大約花了兩個小時,滿久,
最後是給櫃檯單子,我就有看到他們對照體重表,櫃檯的人還有有說14.8這個數字,就是bmi,
最後還有一個項目要到別樓量,最後就回到上面換回衣服 拿東西回家了
[結果通知單]
結果通知單寄送的時間,我也很好奇,我看網路上說法都是很久,例如有人說會到3個月
但我這邊是1月就寄過來,跟檢查當天大約相差一個月,
打開後會有免役證明書,以及有當天測量的數值,而身高體重確實是和那天量的時候一樣,bmi也是那邊的人報的14.8

[ 有跟家人說計畫嗎 ]
我沒有透漏,而我覺得這個要看個人情況決定
我媽媽,是我在從小到大,就很喜歡要叫我吃多一點
還好我沒有聽話,不然我怕對方聽到後,就會覺得說怎麼會要吃這麼瘦,然後提出很多理由反對
(希望我媽不要看到這段和後面的,我媽應該沒在用低卡吧)
但如果我爸,我比較敢說出計畫,但實際上,我發現我這些計畫都能自己解決,所以沒有說,除非有特別需要幫忙的才說 (例如當天體檢摩托車接送,但說的時候也不會提到免役)
所以,這段期間就是執行該計畫,我直到體檢之後才透漏
當然就看個人和家人關係決定
[心得]
我想說,其實我覺得這段期間真的是滿辛苦的,不論是這件事情本身和其他事情的壓力、飲食控制確可能熱量超標的焦慮、體重上上下下會不會減少的焦慮… 這段期間的焦慮真的好多很多
本身覺得這就很像是考試,因為有體重的標準在,就很難沒有得失心,其中還可能有些不可控制因素存在
只能說為了未來能獲取自由,就看看這樣的交換是不是認為值得的
最後是用一個驚喜收場,原本以為只能12天補充兵,但是後來竟然成功的達成了免役,也決定在收到單子後把這些歷程寫成心得分享
其實我覺得現在的制度真 的越改越恐怖,一年…
我自己是認為改成募兵制才正常的,因為把人丟去當兵,但很多人根本沒有這個意願,如果真的發生戰爭也都不會去打仗的
而且,自己的身體,應該是有權利決定的,例如有人偏好纖細的身體,但如果當兵後變壯呢?要歸回纖細也需要花時間的
[談談當初的動機]
接著,想說說我當初的動機,除了是因為真的不想當兵,不想在一個高壓環境下被管,以及剛剛提到身體的因素
另外稍微透露,在性別方面可能也是一個因素,我從小屬於偏向那種陰柔氣質,也有嘗試練習過偽聲,也喜歡男比較多
性別認同的話,以前我國中是偏女,目前是沒有把自己要歸類為男或女,我並非一定要完全表現出男或女的氣質,沒有到想要完全跨性別,但終究還是不太喜歡被認定刻板印象的男
只是,每次聽到當兵,或者某些家中長輩的認為的性別印象(認為男就應該…,女就應該…),都會覺得很不舒服
我以前看到這個制度,就覺得很不合理,但我又不能改變這種制度,但我就是想要證明我在對抗這方面是有做些事情,之後如果成功也能將這過程的痛苦都寫出來,所以選擇過瘦方式免役,這是我自己真心認為值得做的事情
我想說,如果你真的有類似情況,或許可以用跨性別方式免役,看看他們經驗分享;或者試試看我這種過瘦的方式;或者即使真的去當兵,就當作自己消失四個月或一年,不論是進去前或出來後,你都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特質,那四個月或一年就當作都在演戲就好了
[小結]
上面的經驗分享中,我主要用到了幾種方式,整理為以下:
1 熱量控制:基礎代謝計算機、熱量上限、熱量計算、食物測量
2 多吃蛋白質增加飽足感
3 使用忙碌身邊沒食物(實習 上課 打工等),控制中餐
4 大四上壓力控管(較少學分、涼課程、打工需要壓力小的)
5 體重測量 (量體重、家裡學校對比)
6 利尿劑
7 最後一週心態調整,減少課業和經營興趣壓力
8 最後幾天不吃蔬菜,避免纖維重量;最後一天和隔天早上的水分和食物控制
9 身高:早上躺床,反轉背部,減少駝背
10 體檢,可以的話先抽血
以上整理的方法,都歡迎到前面文章中去看家詳細的說明,如果整理有任何遺漏都歡迎補充
注意是同個方法效果可能會因人而異,所以還是需要依照自己狀態去進行調整
之前則是有參考幾篇文章
最後,也很感謝大家的閱讀
這篇文前前後後,我也至少用了7個多小時來寫,以及經歷一段長時間辛苦的嘗試,也願意將這段經驗分享給大家
如果有任何疑問、想法、想補充的,都歡迎在下面留言和討論,只要關於體檢和減重的疑問,是我可以回答的,我都會回應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