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版上有很多人對於是否要進四大的職涯選擇很困擾,
想說可以來跟大家分享我的自身經驗,文章有點長,僅供參考。
先說我本身的背景,拿中低收入戶補助+學貸勉強讀完大學
國立地名大學非會計本科系,大學時沒有修過審計學及高會
初會不及格重修,中會上下學期都是60分飛過
多益也僅有600分
可能成長背景的原因對於所謂公司的營運或是交易一直無法理解,念會計都用背的
大三大四時去聽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對於非本科系學生的徵才講座
雖然不知道審計實際在做什麼,但是知道四大也是會願意錄取非會計系學生
想當然我這樣的條件跟成績是無法獲得校園徵才錄取的機會
在畢業前感覺很迷惘不知所措
雖然家裡人建議考國考,但評估自身個性並不適合公職的職場環境
找了一些資料發現去四大做審計可以在短短幾年獲得年薪百萬的機會
雖然不知道審計在做什麼但基於對金錢的渴望就還是決定往審計作發展
很幸運在這樣的條件下能夠找一間小型事務所的審計工作,起薪28k
要在台北租房子,基本生活費還要還學貸,根本月光族,每個月可以存到2000元就很棒了
我基本不吃早餐,能省則省
午餐跟晚餐都不超過100元,手搖杯更是生活中偶爾的小確幸
當時常常在想有什麼方式可以快速提高我的薪資,好希望我的薪水可以有35k,那就太棒了。
上班剛開始我連基本的excel都不太會操作,連sum怎麼用都不會
我自己去問客戶問題,一是不知道該怎麼問,二是客戶回答的我根本聽不懂
常常去問客戶問題都要盧二年級跟我一起去
每個科目有哪些查核步驟也不知道
底稿查核說明也需要組長或是二年級告訴我怎麼寫
這麼爛的我,工作上倍受挫折
幸運的我遇到很好的審計經理、組長、二年級和同level
願意有耐心的帶著我這個各方面程度不優秀的staff
為了讓自己不拖累大家工作,我去二手書店買了一本審計學考前重點整理
利用下班或假日時間狂讀審計學,也購買林蕙禎老師的中會、高會開始補充自己的基礎會計知識
就這樣似懂非懂忙忙碌碌渡過我的第一個事務所忙季
一年後,終於讓我成功進入某四大台北所
雖然是板上知名某地獄組,但我還是很開心,至少有機會讓我的薪資成長,起薪34k
進到四大後才知道在小事務所接觸的客戶跟審計真的很小很單純
年收上百億上市櫃公司,剛起步想要IPO的新創公司
讓我學到完整的內控觀念
從風險評估,重大性到各科目的查核步驟到清do寫報告轉XBRL
每個忙季都有看日出的紀錄
Level1的我曾經某個基礎科目的變動表編了6天才編出來
也曾經一個科目的查核底稿被下了30多個do
年底自己一人飛大陸盤點一整間公司的現金、存貨、固資
還要支援別的案件去別的城市盤點
但是進四大後第一次有機會出國,第一次在零下15度的大陸一線城市工作
也是第一次因為工作坐高鐵,第一次去逢甲夜市
第一次在查帳室被客戶甩門咆哮,第一次被客戶熱情邀請參加他們的尾牙
有很多人生的第一次都是因為在四大工作而達就
每次忙季完成報告的成就感,慢慢的也對於審計有了興趣
朝夕相處的同期同事大家互相鼓勵互相cover
當然在四大也曾經有遇過不可理諭的妖魔鬼怪瘋子組長
背後捅人欺負新人自以為有CPA證照就好棒棒的優越感同事
三字經五字經摔報告摔筆摔底稿尖酸刻薄各式各樣發洩情緒壓力的主管
但是為了生活,也只能忍耐
當上組長後開始帶新人扛案件報告
壓力更大,尤其在組上改成大pooling制度下,每週的staff都不一樣
這週的staff我教會了,下週來的staff又不一樣
也讓staff因為有新案子而有藉口不去收好他之前的案子
流動的staff,流動的人力,流動的責任感,結果就是大部分案件變成組長自己收掉
看著別人擺爛我在加班收爛攤子,心情確實很不爽也很想跟著一起擺爛
但是我告訴自己,做好每一項手上的工作,展現自己的專業力,現在做的學到的都是自己的
曾經上班被罵哭過好幾次,慢慢長夜想到還沒做完的底稿,還沒編平的合併現流表爆哭過好幾次
除了每個Q的報告時間壓力,還有各式各樣的職場規則需要遵守
熬夜工作壓力大,睡眠品質不好,明明身體很累精神卻睡不著,晚上睡覺醒來好幾次
常常想要離職一走了之再也不用碰這些惱人的人事物
但是為了生活,也只能忍耐
在四大5年,競競業業盡力做好每一項工作
當然薪水隨著年資的疊加也是慢慢變高
算上年終及組長獎金加上免稅加班費大概第四年就年薪百萬
但是長期這樣工作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看著體檢報告越來越多的紅字
就在經濟較不吃緊,面臨是否要爭取升經理的時間軸上,選擇離開四大
離開四大跳產業,從會計管理師做起,薪水當然跟在四大有落差,
但是再跳成會計副理,再跳成會計經理
從剛畢業的28k到現在的70k up,剛好10年
我沒有優秀文憑,也沒有亮麗的外型,更沒有強大的背景人脈資源
但是還好我有選擇進四大,還好我有在四大撐下來,還好我努力學習工作上的專業
待過四大事務所做過審計確實在未來職涯上有更多的選擇性及可拿得手的工作技能
上面寫了這麼多不是在吹捧四大
四大有他工作性質不合理不合人性的地方
版上有很多神人比我更優秀更具學習性
但對我而言四大確實是提供我另一個人生選擇的跳板
以下也提供一些我自己過來人經驗給職場新鮮人:
1.天下沒有不會受到委屈的工作,如果不是公職這種鐵飯碗,那請務必挑選可以增加自己未來價值的工作 (ex.可以學會某項專業.技能.工作經驗等等)
2.在工作中遇到不會的問題,要自己先翻書或是google公報,先讓自己有一定的基本知識,再去請教組長或經協理,不要去問問題卻沒有自己先做功課,或心理沒想法就去找主管等著伸手讓別人給答案,職場上沒有人有義務教你基本知識,但主管有義務引導你不會往錯誤的方向解決問題。
3.謹慎面對手上的每一份工作,在新人階段不要怕做錯事,做錯事不要遮遮掩掩,被罵就被罵,要勇敢承認錯誤,因為這是新人的特殊包容期,新人會犯的錯基本不是無法補救的大錯,但是要深刻了解自己哪裡做錯,確保下次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否則就是大概率你的經常性錯誤就變成別人的刻板印象。
一路走來很不容易
以上分享也只是我個人短短的工作經驗
感謝過去對我很好的會計師老闆、好主管和好同事的協助與包容
到現在也還是會想起在事務所時與同事一起拚搏趕報告及淡季出去玩的開心時光
(當然偶爾還是會夢到交不出報告的冏況噩夢)
僅以此篇紀念我的第一位審計組長
D姊,願你遠離病痛,一路好走,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