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這隻股票見底了嗎理財2020年9月26日 22:27前情提要 這幾天因為要複習外系(物理治療)課程的上課內容,所以這幾天沒有時間發文章🥺 下文圖片來自書本 領導股首先見底 當大盤市場由空頭市場谷底或修正低點開始回升,市場領導股往往會在這個時候向上突破整理區間。領導股向上突破的時間,可能發生在大盤見底之前或之後,兩者之間可能有一、二個月的差別。可是很多案例中,領導股突破時間,往往剛好應對大盤低點,先前討論的亞馬遜就是如此。結果在2002年短短12個月內,股價上漲420%,而且當時股價最終上漲了超過38倍 2002年亞馬遜: 2009年Netflix: 2009年Netflix Rs線(跑贏大市的指標)快速上揚,配合VCP(這個以後會講)覺向上突破,帶動股價在21個月之內上漲525% 2004年的蘋果(不是現在的☺️): 在2004年蘋果電腦出現多次買入機會。股價在六個月內上漲125% 表現好的股票,他們所創的行情低點,時間上通常會領先大盤市場。價格向下修正過程,大盤市場會持續創新低,但領導股的對應低點,價位卻會越墊越高,呈現正性背離的發展。大盤市場見底而展開新多頭市場的最初四至八個星期,表現最強勁,價格身高的股票,才是真正市場領導股,很可能成為超級績效潛力股。 可是,基於各種理由,一般人往往會錯失這些表現最佳的股票。新領導股展現上升趨勢的初期階段,其他同產業相關類股通常並不會出現相互呼應的類似走勢 。這種情況很正常,這些領導類股之中,通常只會出現一至兩隻表現相對強勁的股票。某些表現最搶眼的贏家,往往隸屬於某產業之中,但等到整個產業呈現明顯的強勁漲勢時,真正領導股的價格已經有了相對程度的漲勢。 空頭行情見底時,領導股往往是最抗跌,最先向上回升的股票,他們會領先向上突破底部盤整。多數投資人都不會留意這類現象,或拒絕接受領導股的買點, 因為他們已經被行情跌勢嚇着了💦。就在行情即將見底時,多數人的投資組合正蒙受重大虧損,因為他們在先前的向下修正過程中不認賠。經過空頭市場的洗禮,多數投資人只期待解套的那一刻,對於後市看法極度悲觀,因為投資人沒有採取嚴謹的賣出法則。因此他們根本無視新的買進訊號,也因此錯失了最佳買進機會。 另外,對於多數投資人來說,主要領導股的股價永遠看似太高,太昂貴,這也是讓人難以掌握買點的另一個原因。當大盤由空頭市場轉移到多頭市場,領導股通常會率先回升,最先創52週新高價。很少投資人願意在股價創新高的時候買進,更少人能夠拿捏正確時機。投資人大多把注意力擺在整體大盤,而不是個別領導股,所以經常進場太遲,甚至專門挑選表現落後的股票。(不要再執着台積電了,雖然抗跌但是也抗升😥🙇🏻♂️) 以下是小編一些準備入場/已經持有等待加注的股票 先行比較納斯達克指數: Tesla: 在8月31號白色圈圈那一支大陽燭我以拆股後約$335購買該股票,在第一個白色箭嘴中止盈離埸,若果後續發展形態跟第二個白色箭嘴相同並向上突破我會選擇重新買入該股票。 Zoom視頻通訊: 這個股票我在2019年已經在60多買了,優勢太大,如沒跌穿200天線不考慮賣出,他近期的表現亮眼所以分享一下😛🙂,有望創新高可以加注 BEKE 貝殼 這個股票會密切留意,現在走勢正向,創新高的時候,會以少量的資金進場 關於本益比的問題 我很少關心本益比。我大多買入的成長型股票,這些股票的價格通常已經相當「昂貴」。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是成長型股票。因此,我通常不會因為本益比太高而不敢買入。反而認為是企業快速成長的特質之一。事實上我往往更在意本益比過低而不是過高,因為這意味着相關事業可能有潛在問題。 本益比在某些情況下會協助我判斷趨勢,但本益比越來越低的股票絕對不會碰。 有機會可以以後講一下買入的股票形態與成交量配合 ,以及一些小編的心態 謝謝你看到這裏,覺得有用的可以點個讚分享給朋友 下期不準確預告:於何時要賣出股票理財股票投資股市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