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

1111 posts182 followers
Forum filter

自殘,但並不覺得自己想死,還該看精神科嗎?

如題,我平常如果煩躁或壓力大時都會拿藥片的邊邊自殘,算是長期有這狀況了,高中時是拿三角尺,但其實就只是一個月一二次而已,當時對我來說比較是一種無聊做的事?但現在比較是想用痛來讓自己冷靜,因為會痛和看到
Like
2
1

你該知道的權益:重大傷病卡

📢 關於精神科重大傷病卡申請 ✨ 什麼是重大傷病卡? 重大傷病卡是健保提供的醫療補助制度,適用於長期需要回診、住院或使用高額藥物的病友,減輕醫療負擔,確保治療不中斷💪 📌 哪些精神科疾病符合申請條件? ✅ 躁鬱症(雙極性情感疾患) ✅ 重度憂鬱症(須住院或長期治療) ✅ 思覺失調症(如精神分裂症) ✅ 強迫症(嚴重影響生活者) ✅ 其他經醫師評估符合重大傷病資格的精神疾病 📌 為什麼要申請? 💰 減輕醫療費用 – 長期回診、藥物、住院費用可減免 🏥 提供穩定治療 – 減少經濟壓力,讓病友能夠持續就醫 📉 降低中斷風險 – 避免因經濟因素停止治療,導致病情惡化 📌 申請流程懶人包 📝 1️⃣ 與主治醫師討論 – 先確認病況符合申請資格 2️⃣ 心理衡鑑 & 職能評估 – 評估病況對生活影響程度 3️⃣ 取得診斷證明 – 醫院開立相關醫療文件(病歷、診斷書等) 4️⃣ 提交申請 – 將文件送至健保局,審核時間約1~2個月 📌 申請成功後的優惠福利 🎉 🔹 門診、住院費用減免 – 減少自費負擔 🔹 藥物補助 – 部分昂貴藥物享有補助 🔹 檢查費用減免 – 相關醫療檢查可降低自費額度 💡 長期治療需要穩定的經濟支持!如果你或身邊的人符合條件,別忘了向醫師諮詢申請💙 讓自己擁有更安心的治療環境,健康穩定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內容對你有幫助或其他Anywhere 😃 拜託🙏. 追蹤我啦😁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s_dcab?igsh=bmh1cWEwbjNhM3Ny&utm_source=qr 【TikTok】: https://www.tiktok.com/@cheni19950531?_t=ZS-8tzELLgYasp&_r=1 【Facebook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68waswG1g/?mibextid=wwXIfr 【Dcard】 https://www.dcard.tw/@foodbusiness
0:00
0:00
Auto
Like
85
2
3

桃療環境怎麼樣

最近發生了一些事,而因為事發突然只能就近看診,我就跑去桃療看診,醫生說我需要住院,那因為我很容易被影響,家人就問醫生,容易被影響會不會越住越嚴重,醫生回答不敢確定,但家人就覺得,如果越住越嚴重,就不知
Like
5
Save

我看我的腳哭了🥹🥹

今天去我出生的醫院看精神科,陳醫師人真的很好,把我的困擾和藥物控制的煩惱跟醫生傾訴,他讓我有一種安心的感覺,他儘快幫我處理很多事情,順便幫我調出生證明,我與醫生訴說童年故事不會哭,但我看到我出生小小的
Like
Sad
Wow
1K
113
224
thumbnail

又被醫師問有沒有考慮離職

工作4年多,因為焦慮、恐慌、睡眠障礙、神經壓迫...各種原因,持續看著中醫,最近這幾個月甚至開始看精神科,中醫師常常說我的脈很緊張壓力很大,同時看兩個中醫,一個內科、一個傷科,他們是同一個體系,也彼此
Like
Sad
40
83
23

🌿 當憂鬱悄悄靠近,我選擇擁抱陽光 🌊

最近察覺到自己即將轉回憂鬱期,心情開始變得低落,但幸好,我還記得如何溫柔地對待自己。🌞💙 ✅ 走到戶外,讓身體感受新鮮空氣 ✅ 曬曬太陽,讓光線溫暖內心 ✅ 深呼吸,讓緊繃的情緒慢慢釋放 ✅ 聆聽海浪聲,讓大自然安撫不安的心 這些簡單的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對正在經歷情緒波動的我們來說,都是重要的支撐。就像植物需要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我們也需要讓自己透透氣,給內心補充能量。🌱💛 自我察覺很重要,當你發現自己狀態開始變化,請給自己一點溫柔與空間。你值得被好好照顧,請別忘了愛自己。 🤍✨ 📌 如果你也正在努力調適心情,試試這些方法吧!記得,你並不孤單,我們一起走下去。💙 如果內容對你有幫助或其他Anywhere 😃 拜託🙏. 追蹤我啦😁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s_dcab?igsh=bmh1cWEwbjNhM3Ny&utm_source=qr 【TikTok】: https://www.tiktok.com/@cheni19950531?_t=ZS-8tzELLgYasp&_r=1 【Facebook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68waswG1g/?mibextid=wwXIfr 【Dcard】 https://dcard.me/@foodbusiness
0:00
0:00
Auto
Like
78
Comment
1

🌤 當躁期轉向鬱期,我選擇主動調適 💙

昨天 3 月 3 日,我察覺到自己的躁期開始轉向鬱期。過去,這種變化總是悄悄來襲,等到發現時,已經陷入低谷。但這次,我選擇先一步行動,透過非藥物方式來調適情緒,希望能讓自己更平穩地度過這個轉換期。 🔹 自我察覺是關鍵 當開始感覺情緒低落、動力減少、思考變遲緩時,我提醒自己:這不是我「懶惰」或「消極」,而是病況的變化。而我能做的,是及早應對。 🔹 這些方法,讓我迎接陽光 ☀️ ✅ 戶外活動 & 曬太陽:日光能幫助穩定生理時鐘,提高血清素,減少憂鬱感。 ✅ 增加社交:即使不想說話,也試著與信任的人相處,讓自己不被情緒孤立。 ✅ 保持環境明亮 & 通風:陽光灑進房間,能讓內心更開闊。 ✅ 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儘管是小事,但有時候,一點點改變就能帶來不同的心情。 💡 最重要的是——病識感! 不是等到完全無法承受時才尋求幫助,而是在轉換期時就開始照顧自己,這樣才能讓變化的影響降到最低。 📌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情況,請記得:你可以主動調適,而不是被動等待。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支柱,也願你擁有更多溫暖與穩定的日子。💙 如果內容對你有幫助或其他Anywhere 😃 拜託🙏. 追蹤我啦😁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s_dcab?igsh=bmh1cWEwbjNhM3Ny&utm_source=qr 【TikTok】: https://www.tiktok.com/@cheni19950531?_t=ZS-8tzELLgYasp&_r=1 【Facebook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68waswG1g/?mibextid=wwXIfr 【Dcard】 https://dcard.me/@foodbusiness
0:00
0:00
Auto
Like
70
Comment
2

POV.自己的輕躁期&病識感

現在的我正處於輕度躁期,感覺像是開了無限能量模式⚡!行動力爆棚、創意滿滿、思考超級清晰,效率比平常快上好幾倍!但有時候,這種「我無所不能」的感覺,會讓我衝動行事,做出一些未來可能會後悔的決定😵💨。幸好,我身邊有朋友和家人像安全帶一樣,適時拉住快要飆出賽道的我,提醒我踩一下剎車🚦。躁期不可怕,關鍵是學會自我覺察,讓這股能量發揮在對的地方!💡🔥 你們有沒有類似的經驗呢?留言跟我分享吧!💬 如果內容對你有幫助或其他Anywhere 😃 拜託🙏. 追蹤我啦😁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s_dcab?igsh=bmh1cWEwbjNhM3Ny&utm_source=qr 【TikTok】: https://www.tiktok.com/@cheni19950531?_t=ZS-8tzELLgYasp&_r=1 【Facebook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68waswG1g/?mibextid=wwXIfr 【Dcard】 https://dcard.me/@foodbusiness
0:00
0:00
Auto
Like
64
4
1

失眠了怎麼辦?😵‍💫💤我來講給你聽!

有時候,夜晚變成拉鋸戰,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長期睡眠不足不只影響精神,還可能讓情緒波動更大,尤其是精神科病人,穩定的睡眠至關重要! ✨ 非藥物助眠方法推薦 ✨ 🔹 調整作息 – 固定睡眠時間,建立生理時鐘 🔹 睡前放鬆 – 冥想、深呼吸、輕柔音樂助眠 🔹 避免刺激物 – 睡前別碰咖啡、茶、藍光 🔹 打造舒適環境 – 適當的燈光、溫度、床墊提升睡眠品質 🔹 規律運動 – 白天運動幫助晚上入睡,但睡前避免劇烈運動 📌 睡不好不代表無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慢慢調整就會變好! 你有什麼有效的助眠方法嗎?留言分享吧!💙 如果內容對你有幫助或其他Anywhere 😃 拜託🙏. 追蹤我啦😁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s_dcab?igsh=bmh1cWEwbjNhM3Ny&utm_source=qr 【TikTok】: https://www.tiktok.com/@cheni19950531?_t=ZS-8tzELLgYasp&_r=1 【Facebook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68waswG1g/?mibextid=wwXIfr 【Dcard】 https://dcard.me/@foodbusiness
0:00
0:00
Auto
Like
99
Comment
2

容易緊張...怎麼辦

我是一個超級容易緊張的人...,做任何決定.下任何決策都會害怕到哭.傳訊息手會抖,心臟會跳很快,拒絕別人也是😓,或是做事情.有長官在旁邊等等,都會緊張到爆,然後做錯事情再被罵🥹,有沒有人也是這樣,這樣
Like
35
45
78

#招募 兵役精神科複檢問題

如題,小弟有持續性的憂鬱症以及焦慮症,大多時候都需要依靠藥物控制才能睡著,或是情緒比較不會牙起來,經歷兩年多看診,但中間有些一兩個月沒有回診,也有利用政府提供的免費心理諮商調適,現在可以適應正常生活,
Like
5
14
5

靜坐困難?可能是精神科藥物的影響,這樣改善👇

某些精神科藥物(如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可能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導致 靜坐不能(Akathisia),讓人感覺焦躁、坐立不安、無法靜止。這種副作用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但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改善: 📌 1️⃣ 與醫師討論藥物調整 🔹 降低劑量:有時候,減少藥物劑量可以減輕靜坐不能的症狀,但需要醫師評估。 🔹 更換藥物:某些藥物(如第二代抗精神病藥)較少引起靜坐不能,可與醫師討論換藥可能性。 📌 2️⃣ 使用輔助藥物 🔹 β-阻斷劑(如普萘洛爾):可幫助降低焦躁感,常用於治療靜坐不能。 🔹 苯二氮平類(如勞拉西泮):短期使用能緩解症狀,但避免長期依賴。 🔹 抗膽鹼藥(如苯海拉明):有時可減少不適感,但需醫師指導使用。 📌 3️⃣ 行為調整與自我舒緩 🔹 增加身體活動:如果靜不下來,嘗試散步、伸展、瑜伽來減少不適。 🔹 深呼吸與冥想:雖然靜坐困難,但可以用漸進式肌肉放鬆法來幫助自己調整。 🔹 調整作息與減少咖啡因:避免刺激性飲品,以減少額外的焦慮感。 ⚠ 如果症狀嚴重影響生活,一定要與醫師討論調整方案,避免影響用藥的穩定性! 你是否有類似的經驗?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感受或調整方式👇 如果內容對你有幫助或其他anywhere😃 拜託🙏拜託🙏追蹤我啦😁 個人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s_dcab?igsh=bmh1cWEwbjNhM3Ny&utm_source=qr 個人TikTok: https://www.tiktok.com/@cheni19950531?_t=ZS-8tzELLgYasp&_r=1
0:00
0:00
Auto
Like
Bow
83
2
Save

精神科工作者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較高?🏥

精神科醫護、心理師等工作者因長期處於高壓環境,心理疾病風險較高。📊 ✅ 罹病風險因素 🔹 高壓環境:需應對患者情緒崩潰、自殺危機,心理負擔大 🔹 情緒耗竭:長期承擔痛苦,易導致焦慮與憂鬱 🔹 輪班影響:睡眠不足,壓力調節能力下降 🔹 職場污名:擔心求助影響專業形象 🔹 次級創傷:經常處理創傷個案,易產生心理影響 🏥 如何降低風險? ✅ 設立心理界線,避免過度情感投入 ✅ 維持規律作息,減少壓力影響 ✅ 定期心理督導,釋放情緒負擔 ✅ 主動求助,不要害怕尋求專業幫助 📌 總結:精神科工作者因職業特性罹病風險較高,但透過適當壓力管理與支持系統,可以有效降低風險,維持心理健康!💙 如果內容對你有幫助或其他anywhere😃 拜託🙏拜託🙏追蹤我啦😁 個人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s_dcab?igsh=bmh1cWEwbjNhM3Ny&utm_source=qr 個人TikTok: https://www.tiktok.com/@cheni19950531?_t=ZS-8tzELLgYasp&_r=1
0:00
0:00
Auto
Like
106
Comment
Save

#問題 有人精神科斷藥瘦回去的嗎?

我已經吃藥第三年了,最近想跟醫生商量能不能斷藥,因為我的體重從原本63公斤(本來就很胖)一路上升到現在80公斤了,我身高才155,外觀體型從瓦斯桶變成汽油桶,身上都出現肥胖紋。看過很多文章,有些人是因
Like
7
61
8

#問題 到底要不要去看身心科/精神科?

目前30歲,小學的時候老師建議下家人有帶我去醫院看診一陣子,沒有確定診斷,只有說疑似注意力不集中、衝動、好動、ADHD,因為我家人不相信大腦會生病,不相信精神科、身心科、諮商任何對他們來說看不到的病症
Like
6
23
12

曾經也使用過精神科這些藥物💊

之前為了國家考試讓自己壓力變的很大很大!,自己偷偷去醫院看了精神科,醫生第一次就開這麼多藥物給我🥹,我吃了其實也覺得還好🥹,剛剛整理一下發現還有這麼多🥹,個人真的因為考試期間壓力大到不行,壓力大真的要
Like
Sad
4
1
4
thumbnail

📌 精神科就診指南:如何幫助自己或他人踏出第一步?

1️⃣ 察覺異狀,願意就醫 當我們或身邊的人開始感到情緒異常、行為改變,如持續低落、焦慮、暴躁,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應該考慮尋求精神科協助。願意承認「需要幫助」,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2️⃣ 記錄病情,量化狀況 為了讓醫生更準確判斷,可以記錄飲食、睡眠、行為模式、情緒變化等,並量化這些狀況,例如: ✅ 睡眠時間(是否嚴重失眠或嗜睡) ✅ 食慾變化(暴飲暴食或食慾低落) ✅ 思考模式(是否反覆鑽牛角尖或過度興奮) 這樣醫生能更快掌握病情,並訂出適合的治療計劃。 🩺 就醫不代表軟弱,而是邁向健康的開始。關心自己,也關心身邊的人! 如果內容對你有幫助或其他anywhere😃 拜託🙏拜託🙏追蹤我啦😁 個人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s_dcab?igsh=bmh1cWEwbjNhM3Ny&utm_source=qr 個人TikTok: https://www.tiktok.com/@cheni19950531?_t=ZS-8tzELLgYasp&_r=1
0:00
0:00
Auto
Like
65
Comment
3

該先看精神科、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

大家好,最近我的心情變得非常低落,甚至連男友都察覺到我的狀態與以往不同。他覺得我有時候說話內容變得奇怪,讓他擔心我是不是生病了。前陣子,我在手機的健康 App 上填寫了心理健康問卷,結果顯示我的焦慮與
Like
8
24
16

服用精神科藥物可能會遇到的副作用以及因應技巧

精神科五大類藥物副作用 & 應對方法 💊 精神科藥物能幫助我們改善情緒、穩定心情,但副作用有時難免來敲門! 別擔心,這裡幫你整理好 五大類藥物 可能出現的副作用,還有 實用的應對技巧,讓你不再手忙腳亂! 1️⃣ 抗憂鬱藥(Antidepressants) 💙 👉 它的作用: 改善低落情緒,讓生活重現色彩! 🔸 常見副作用 & 應對方法 🚰 口乾 → 隨身攜帶水瓶,多喝水或嚼無糖口香糖 🚽 便秘 → 多吃膳食纖維,如蔬菜水果,搭配適量運動 🤢 噁心 → 隨餐服用 或 睡前服藥,減少腸胃不適 😴 嗜睡 / 失眠 → 嗜睡者 可在晚上服藥,失眠者 可在早晨服藥 ❤️ 性功能障礙 → 和醫師討論,有時調整劑量或更換藥物能改善! 2️⃣ 抗精神病藥(Antipsychotics) 🧠 👉 它的作用: 幫助穩定思緒,減少幻覺與妄想! 🔸 常見副作用 & 應對方法 🍔 體重增加 → 控制飲食+規律運動,避免高熱量食物 🚰 口乾 → 參照抗憂鬱藥,補充水分、多嚼無糖口香糖 🌀 姿勢性低血壓 → 起身時慢慢來,避免突然站起來 💪 錐體外症候群(手抖、肌肉僵硬) → 和醫師討論,可能會開解副作用的藥物,如 安坦(Artane) 3️⃣ 情緒穩定劑(Mood Stabilizers) ⚖️ 👉 它的作用: 讓情緒保持平衡,不再忽上忽下! 🔸 常見副作用 & 應對方法 🥵 口渴 / 多尿 → 適度補水,但不要過量,以免影響腎臟功能 ✋ 手部顫抖 → 若影響日常生活,請醫師評估調整劑量 ⚖️ 體重增加 → 參照抗精神病藥,調整飲食+運動來管理體重 4️⃣ 抗焦慮藥(Anxiolytics) ☁️ 👉 它的作用: 降低焦慮、緩解恐慌,讓人心情放鬆! 🔸 常見副作用 & 應對方法 😪 嗜睡 / 頭暈 → 避免開車 / 操作機械,必要時調整劑量 🎯 注意力不集中 →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長時間用腦 ⚠️ 依賴性 → 一定要按醫囑服用,避免長期使用或突然停藥 5️⃣ 中樞神經興奮劑(Stimulants) ⚡ 👉 它的作用: 提升專注力、減少多動,常用於ADHD治療 🔸 常見副作用 & 應對方法 🌙 失眠 → 早上服用,避免下午或晚上吃藥 🍽️ 食慾減退 → 確保三餐攝取足夠營養,必要時補充高熱量食物 💓 心跳加速 / 焦慮 → 避免咖啡因,如咖啡、茶、能量飲料 💡 小提醒! 📌 **副作用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但如果你有不舒服的感覺,請 馬上和醫師討論,調整劑量或更換藥物。 📌 不要自己停藥或改變劑量! 這樣可能會導致戒斷症狀或影響治療效果。 📌 生活習慣+健康飲食+運動 也能幫助你更好地適應藥物! 如果內文對你有幫助 個人IG拜託拜託追蹤啦! https://www.instagram.com/ns_dcab?igsh=bmh1cWEwbjNhM3Ny&utm_source=qr
0:00
0:00
Auto
Like
98
Comment
4

#徵才 新光醫院精神科徵專科護理師

【公司名稱】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工作職缺】 精神科專科護理師,【工作內容】精神科急性病房、或日間病房之病人照顧,【工作地點】台北市士林區文昌路95號,【工作時間】1.平日早上8點至下午5點,2.正
Like
1
1
Save

#徵才 新光醫院精神科徵專科護理師

【公司名稱/工作職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精神科,【徵求條件】1.具護理師執照,2.內科病房或精神科病房三年以上工作資歷,3.具專科護理師執照、或曾接受專科護理師訓練,【薪資待遇】1. 依院方規定,2
Like
1
Save

被搞到要去看精神科了

可能因為生活壓力 課業,加上完全沒有跟外人社交,被診斷憂鬱症後,現在沒有生活自理能力,沒有甚麼生活意志 一天只有一餐,生活大概只剩下2成的生活 其他時間都在睡覺,感覺沒有腦子。都被吞噬了,不知道怎麼
Like
13
33
19

活著沒有意義,看了6年的精神科。

我覺得活著對我來說越來越累日復一日,試過自殺但被救回來。因為怕痛所以不敢割腕、自殘,選擇的方式是吃安眠藥、燒炭。無論是工作還是家裡我覺得壓力都好大。我已經沒有動力了,夜晚我只有一個人。早上在朋友同事身
Like
20
30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