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神山下山的回憶

離開了,想必有經歷到某些事情,難免負面了些,請見諒 如果您在台積順風順水,那恭喜您,也祝福您發大財 但請尊重每個人的故事不同,不要留言引戰或酸言酸語,謝謝。 --- 正片開始 --- 「你就是不缺錢才會直接提離職吧?」 「你是不是應該站在股東的角度著想?增加人力去產線,也是成本增加啊!」 「這個部門雖然少了30個人,但你們的下班時間沒變嘛!怎麼會說工作壓力變大?」 「產線人力不足也不是你能決定的啊!?你也無權決定甚麼!?」 辦公室內,部經板著臉說到 「確實,我無權決定,我也只是想反應一線受災戶的心聲罷了」 而我,也頭一回輕鬆地微笑著聽著淡淡地說著     老早知道對公司而言,員工就只是個螺絲釘,上緊了發條為公司這台超大印鈔機死命印鈔票,而一旦年久失修出現問題,那換來的就是全新的螺絲,但是當親耳聽到如此殘酷的發言之時,仍然不免震驚;   其實這事情本身沒有對錯,不過就是勞資雙方各自表述而已;公司要賺錢,無非就是開源節流;開源的部分,這時代,下到地心上到太空,全都要台積電代工,開源的部分是解決了;那節流呢?如果節流是不斷的壓榨一線員工的生產力,那..很抱歉實在難以苟同這種方式。但我承認,如果公司願意持續這樣的政策方向,那我永遠相信台積電,也願意持續堆零股塔,做我的迷你股東。   即便因家庭原因,每個月有8萬的款項壓力要還,身上的備用金也只有半年的量;但親耳聽完這些對談,縱使萬分不捨,仍然做出了人生中最大的賭注,揮別過去幾年的山上時光,裸辭下山。   ◆壓倒駱駝的最後兩根稻草:來自身體的警告   曾經有連續一段日子,都在22:00以後回家,更有甚者會在23:30回家(其實我想要的2330是股票,不是下班時間),為甚麼選這個時間回家呢?也不是因為事情做完了,而是一旦過了0點,隔天就不能準時進公司了,還得用上我為數不多的假來請假,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洗漱用餐之後,也都凌晨1.2點了,上床後滿腦子想著,擔心著工作,難以入眠;隔天早上鬧鐘一響,猛一起身,後腦杓那股隱隱作痛,無時無刻提醒著我,快到極限了。   在連續值了三週的假日班後,好不容易迎來一個雙休的週末,吃完午餐之後也許是久違的鬆弛感作祟,讓緊繃已久的弦放鬆了些,睡意一陣襲來,開心的躺上了沙發開始午後小憩,不知過了多久,突然眼前出現一堆解不開的issue,一聲聲催促的電話,瞬間讓我從沙發上彈起身,焦急地四處翻找手機,待到打開手機發現原來只是噩夢一場,一回神已是冷汗直流,雖然總是說要負責任,要有責任心;但在那一刻,徹底地感覺到,這股責任心會殺了我。   ◆關於分紅 「成也分紅,敗也分紅」我想,拿這句話來形容台積,應該再貼切不過了,那可以說是山上唯一的優點;然而各廠區之間卻有各自不同的分紅比例;剛入職時,曾以為真的是因為工作量不同,所以分紅比例才有落差;直到山上幾年的時間內,配合著公司支援、轉單位..等,周遊各廠區之後,發現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壓力也各有不同;最新的廠區,有著時程的壓力;量產廠做為一線戰場,有量的壓力;老廠有著節約成本及人力的壓力;唯一的共通點是,大家都很累;可惜的是,分紅的比例卻仍然是有顯著差別的(本人親身經歷過差距半個月),試想如果一次的分紅差了半個月,那一整年可就差了四個月(4*0.5+2),我想這應該不算是小數目,起碼對我而言,同樣都拚到了油盡燈枯,卻拿著不同的酬勞,內心頗不是滋味。   一則發生在新兵入伍時期的小故事   當年新兵時期,在七月的某一天,感覺到學長特別開心,遂趁著空檔問道:「今天感覺特別開心耶!發生了甚麼好事嗎?」學長當時笑著說:「今天是大禮包的日子呀!等你下一次領過整包的就知道了,好過癮啊,一覺醒來多了一大筆錢,要怎麼不開心呢?」   我便將這樣的日子記了下來,但隨後每一回發小禮包的日子,我並未感受到特別的開心,反而因為看到有些人享受著與貢獻不匹配的分紅,加上並不友善的職場環境,早已把領到分紅的愉悅消磨殆盡。我本以為,那是因為還沒有領過大包的獎金,殊不知頭一回領到大包的當天,換來的只有更加倍的空虛以及疲倦。往後的日子,發現自己未曾因此感到高興過。   ◆關於考績   台積是一間底薪不高的公司,年收入全是仗著分紅而來,而分紅最直接的關聯就是考績的表現。根據幾年的觀察,只要是人來打考績,難免就有私心,只是佔比多寡而已,要做到一碗水完全端平幾乎不可能;換言之,與老闆關係良好,至關重要,那要怎麼保持好關係呢?     努力工作嗎?看起來並不是,至少周遊列廠的觀察下來,努力工作很多時候只能達到第二梯隊,那什麼樣的會得到第一梯隊呢?答案是老闆的親衛隊們。那又如何成為親衛隊呢?投其所好,是最好也最快的方法;周遊列廠期間,看過愛酒局的、愛飯局的、愛抽菸的,Whatever..紅了工作量會少,但分紅不會。   見過最誇張的,是課上老闆有菸癮,課上所有的紅人都是天天圍著老闆抽菸的那群,考績永遠S+起跳,努力工作的同仁們永遠在他們之後;荒謬的是,為了消除這種質疑,老闆還得在打年度考績前的課會上,大言不慚的說出:考績好是因為事情做得多,不是跟老闆去抽菸,關係好才好。聽了如此欲蓋彌彰,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解釋,不覺令人莞爾。   ◆關於辦公室氛圍   曾經在一次交接會議開始之前,見到身旁一位學長正在計算另一名學弟當天所算出來的數字(當天他們被分配到同一個工作,工作成果需要進行一些數字上的運算),我看著他驗算完了以後甚麼都沒說,當下便沒放心上,殊不知我還是太淺了,半小時後的交接會議上,輪到學弟報告,公布數字那階段,學長便舉手打斷說數字有問題,接著學弟便被課上老闆以及Leader一陣撻伐,其實看到的當下是傻眼的,也是心寒的,明明同事一場,卻非得在自家會議上面上演這些小戲碼,藉由這樣的方式自抬身價,小人行徑屬實令人不齒   曾經跟一個年齡相仿的同仁聊過對於公司內,在交接會議上,常見的咆哮,尖酸刻薄的言語、類似上一段寫的暗算小故事..等,許多並不友善的氛圍有何看法。「很正常啊,這不就是台積嗎?不是一直都這樣嗎?」他的輕描淡寫,對比我的憂心忡忡,有著極大的反差;「如果你覺得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你不會想改變嗎?」我問了他。他沒有回答我,這個話題在一陣沉默中結束。   我很欣賞他的工作能力,是個優秀且精明幹練的人;但同樣的,說話不留餘地,咄咄逼人也同樣出現在他身上;常常在想,如果這階段的我們,感受到上一個世代有些惡習,那是不是應該嘗試在下一個世代的時候做出改變呢?  我想,如不意外,以他的才華,接下來順利升遷,將來要帶領一個課也大有可能,但領導階層的風格,往往都會影響整個單位,不知道屆時他會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帶領以及傳承下一個世代呢?     至於公司內有沒有霸凌呢?怎麼可能..沒有;有人的地方,有小團體的地方,就會有霸凌,詳情就..加入臉書台積大小事去看看吧。   ◆一個月交接期的生活小觀察   提完離職以後,有一個月的期間進行交接工作,在這段期間內,常常待在廠區內各區休息區,一邊整理著自己幾年以來的工作經驗及交接事宜,一邊觀察著各種不同的單位作息。   原來同樣是在產線單位,有的單位就是能在11:45左右,便來休息區找位置開始享用午餐時光,一待就待到13:00午休結束,期間不曾攜帶電腦在身旁,聊天的話題也從未與工作相關,看著身旁談笑風生且年齡相仿的男男女女,對比自己一忙碌起來就在無塵室內一整天,別提午餐,有時候連上個廁所都難,他們能有這樣的日子,說有多羨慕就有多羨慕。   早餐的供應時間是(3:30~6:30),原先的目的是給大夜班的同仁們一點福利,但在最後一次大夜期間,發現原來公司有固定一些人,會帶著報紙,在6:30前就來買早餐,接著又會在下午17:30準時離開公司 (帶著報紙,合理解讀應該是悠閒的配著早餐吧~應該不是工作所逼需要早點來完成),對比自己一來到公司就一邊啃著早餐一邊對著電腦處理工作,至死方休,想要悠哉的時間都是奢侈,更遑論穩定的下班時間簡直是天方夜譚,說不羨慕都是假的。    ◆關於離職   在追求高薪水的同時,也被迫失去了許多美好的東西,而這些美好隨著時間一久,也容易被遺忘,但我總會問自己,這樣真的好嗎?經濟上沒還款壓力是騙人的,而台積的薪水還得比較輕鬆是真的,但..也不像以前老闆們說的,其他工作還不起,其他地方都不好就是了;在公司幾年的生活,其實最特別的地方應該是消費習慣上面並沒有特別改變,沒有在這個染缸裡面變得愛上一些高消費產品,依舊維持著像研究所時期一樣的生活花費,在評估了還款+生活費以後,做出了離職的決定,下一份工作就朝能夠cover這些花費的目標前進吧!   ◆自我檢討   雖然是離開了,但總得學到一些經驗教訓; 1.  不要無條件信任他人: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當時自己的師傅曾囑咐過,太容易相信他人是我最大的缺點,這已經不是學校了,要對所有人都堤防一點。起初,我覺得只要秉持著人畜無害的態度,正常工作,應該不至於有甚麼問題,「打考績的時候你就知道了」師傅意味深長的一句話,在經歷了幾年鬼故事以後,我想,我會銘記在心一輩子。 2.  適當的展現自己:一直以為只要努力的把事情做完,提高自己完成率就行了,年底的考績不會虧待自己;但經歷了幾年,眼睜睜的看過同事把自己的報告拿走,自己的工作成果拿走,到了年底被長官質疑為甚麼沒有產出、沒有表現時,才驚覺..原來上面是真的不會知道默默努力地,該適當表現,展現工作成果。 3.  絕對不做出任何害人利己的事情:我想,這是我在山上這幾年最開心的事情,雖然看到了很多鳥事、趨炎附勢、阿諛奉承、背後捅刀、霸凌、宮鬥..但很慶幸自己依舊秉持初心,依舊堅定不做任何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希望未來的工作上能繼續保持。 4.  如果有天還要換工作,真的別裸辭了,盡量找好了下家在走,也會更有底氣一些,必須承認這一次真的有點不理智,但無奈當時天天都晚上23:00下班,根本沒時間精力準備找下家。離職後,也只給自己半年的空間,壓力是真的大了些,若非這次運氣足夠好,估計可能又沒法好好選擇自己心儀的工作了。   關於待業的日子   從學生時期就有在假日經營的副業,起初也是做得有聲有色;上山之後,即便假日要值班,仍在剩餘的假日時間內努力經營,但幾年之後隨著年歲漸長,加上工時越來越長,起初漸感無力,到後來心氣也沒了,情況也就越來越差。休息的這段日子,重新調整了狀態,也重新調整了作息,終於讓經營多年的副業重回正軌,希望下一份工作的時候能做的更平衡一些。   我在山上的職涯,絕對算失敗的,因此也花了不少時間深自反省。回想自己當年也只是秉持著有一份工作就好的心態上了山,不敢說有多了不起多大貢獻,但也是兢兢業業完成了交代的任務。幾年的山上生活,從中也看到了很多弊端,有則改之,無則免之。期許自己不忘初心,別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人。期間,發現了自己很多應該要改變的地方,也找到了自己更喜歡的工作方向,期許自己未來一樣努力,並且一切順利吧。   「如果你都想好了,那就不擋你了,我只是怕你有一天後悔,想回公司很不好回來而已。」 「我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後悔,我也不保證自己做的決定是正確的;但我確定如果現在不嘗試做出改變,一定會後悔。」 故事的結尾,我想就收在這裡吧,屬於我自己在山上的三篇記錄也正式告下一個段落;但與神山的故事,是一個句點嗎?還是只是一個分號呢?未來會怎樣,誰也不知道了,但我..期待著。
Like
Sad
Bow
1.3K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