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幫高調 華航罷工動起來 全民為勞工權益發聲 📣

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說風涼話,說「哪個行業不辛苦」之類的。你們今天有比以前稍好的工作環境,不也是先人爭取的? 怎麼?是奴性,還是反動,可以使某些人如此地反對勞工爭取權益?
megapx
來小小科普一段台灣勞工心酸歷程: 全台灣第一次大規模罷工發生在 1988 年,手法同樣也是選擇在過年期間癱瘓交通,發起人是桃園客運,最後串連到全台各地,連計程車司機也以相同手法爭取權益。 最後桃園客運成功爭取到每個月休假多三天、加班費每小時從 20 提高到 110,也拿到過去未發的各項津貼跟獎金;而在這之前,任何坐下來好好談的協商,一點屁用都沒有。 某些奴民,少活在那自我良好世界中,構思出一個「好好講就能夠爭取到所有自己想要的權益」的理想社會,好嗎?如果這樣有用,那何必透過各種管道協商談判?公司不都有總經理信箱嗎?反正寫一寫丟進去就好了嘛,什麼加薪升遷都有了。 換個角度想想吧:到底要遇到多不爽、多不平等的事情你才願意像他們一樣在成本是妨礙到百姓的情況下出來罷工?世界上有哪一次的權益是透過完全沒妨礙到人的抗議所爭到的?站在前人抗爭的成果上抨擊正在為未來的社會爭取權益的人不太厚道吧? 本人常常出遊,常搭飛機。若今天我遇到這件事,我絕對 100% 支持罷工行動。為什麼?因為沒有這些人帶頭爭取,社會永遠不會進步。因為上頭的傲慢與怠惰,永遠不會有人知道基層人員是如何的辛苦。 如果爭取到更多權益,可以有更多 incentives 讓服務品質更好,那我是相當樂見的。 概念釐清:待遇合法並不代表合理,尤其台灣空服員跟國際比 ... 根本是要馬兒好又不給馬兒草吃。 「我不同意你,但我尊重你罷工的權利」:愛抱怨的法國人,為什麼甘願忍受罷工的不便?
《罷工 已是勞工階層的最後武器》 在這個資本主義利益時常凌駕勞工權益的時代,罷工或許是勞工階層對抗資本家、乃至於國家機器不公義的最後利器。底層的聲音必須集結,聲量才可能不被淹沒,並用資本家最不樂見的方式 ── 停止生產,施壓雇主走上談判桌,達成對等溝通的目的。 但在台灣,勞工組工會權益被壓制,罷工文化能量尚未成熟,公民意識教育亦不夠,使得即使是合法罷工的勞工,也容易淪為一般民眾、媒體甚至資方等各個帶風向者冷嘲熱諷與指責的對象。 📣 謠言:為何這次罷工沒有通知遊客?📣 此次罷工有幾個環節必須釐清,任何疏忽都會成為去脈絡化的斷章取義: 華航工會很早就發佈告知,但他們無權限直接通知旅客或旅行社。此權限屬公司其他部門。不管今天民眾是否惡意,一直針對罷工者 ( 華航工會 ) 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就是沒釐清這些機師根本無法身兼客服或行政層的事實。 資方自己老早就知道了,但它們也不會下命令通知,這很正常。知道為什麼嗎?因為讓這些機師臭掉剛好也是高層的目的,怎麼會想當笨蛋通知旅行社或群眾呢? 機師工會去年就開始進行罷工表決,且新年前也有一系列通知。以為乘客資料在機師工會手中嗎?今天沒通知是誰的錯?現在剛好有某些「實為勞方,但資方心態」的人可以跟他們瞎起鬨罵機師,看來資方帶風向成功了。 然後現在拼命怪機師工會囉,反正高層剛好也希望機師名聲臭掉,再解僱他們嘛,嘻嘻。 📣 謠言:為何這次罷工沒有通知遊客?📣 - Dcard
我們接下來,來看看幾個工會的聲明 ~ 1.【機師工會給旅客與社會大眾的一封公開信】 真的非常抱歉!但被迫選擇罷工,是我們最後、也是最無奈的手段,懇請支持我們,讓我們精神飽滿地擔負起每位旅客、每趟旅程百分之百的安全! 或許,關於華航機師與公司之間的勞資爭議,大家多少透過媒體報導有所印象。因為華航公司資方堅持拒絕機師工會所提出改善疲勞航班、增派人力等等訴求,過去的這幾天,機師工會每一位幹部、每一個會員,一直痛苦地猶豫著,是否要採取罷工的最後手段。事實上,工會直到最後一刻,仍然期望在沒有真正走到罷工這一步之前,能夠說服華航公司,說服主管機關交通部,正視並接受工會合理的訴求。 因為,對工會而言,疲勞航班的改善,絕對不僅僅是單純駕駛艙內飛行員的勞動條件而已,更重要的,它更與每一趟航程機艙後座上百名旅客的安全息息相關。 然而,很遺憾的,我們的期待終究還是落空了! 曾經有搭乘長程航班的旅客一定有經驗,長時間待在幾萬英呎的狹小的機艙內,即便處在休息或是入眠的狀態,都未必是件輕鬆愉快的事。而對於坐在前艙的駕駛而言,不但處在工作狀態,無法離開駕駛艙、活動筋骨,更需要隨時保持高度的專注力。當然,毫無疑問地,我們打從選擇成為機師的那一天開始,就深深體認到,確保旅客百分之百的飛航安全,將旅客平安地送達目的地,那是我們的義務、更是責任!在每一趟航程中,我們也無不時時刻刻以此要求、砥礪自己。 然而,我們畢竟不是機器,我們只是血肉之軀,長時間的工作下我們也會疲累。我們擔心的是,在高空中處於過勞狀態的我們,是否還能每一趟的飛航中,都保持精神飽滿的最佳狀態,是否還能夠要求自己百分之百確保旅客的飛航安全? 畢竟,在幾萬英呎的高空中,我們承擔不起千分之一、哪怕只是萬分之一的風險。 只是,目前華航的長程航班機師人力派遣,卻因資方堅持不增加長程航班的派遣人力,使得長程航班的機師,需在駕駛艙連續工作超過八個小時,而這還不包括飛機起飛數小時前,我們就必須從家裡出門,提前趕到機場報到的準備時間。換句話說,在沒有增派人力之前,長程航班的機師,往往需要連續工作11到12個小時,甚至更久。 過去幾年,幾乎每年都有長程航班的機師,在國外外站隔夜時於飯店猝逝,我們真正擔心的是,假如,哪一天,這樣的悲劇不是發生在旅館,而是發生在駕駛艙,我們不敢想像會有多麼不堪設想的後果。 工會之所以如此堅持華航必須改善疲勞航班的由來,就是如此。然而,我們萬萬沒有想到華航公司,直到昨天的態度竟然都還是: 「改善疲勞航班、增派人力會增加成本,影響公司競爭力」。 強硬地拒絕了工會的訴求。 資方過去曾表示:「目前華航飛行員人力有餘,多了近100名飛行員人力」,但我們無法理解的是,為何有人力,卻又不改善派遣?公司口中所謂的「成本增加」,根本沒有增加在個別飛行員身上,而是在飛安上東減西扣。 我們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才被迫選擇了我們其實最不希望的罷工決定,希望用行動換取公司、政府與社會大眾的重視。 我們瞭解,工會今天早晨開始的罷工決定,很可能將造成部分旅客一時的不便,對此,我們必須真誠地表達最深的歉意,然而,我們也希望將我們堅持背後的理由,告訴社會、告訴每一位選擇華航的旅客,希望我們的堅持,能夠讓每一位機師,每一位飛行員,日後都能夠精神飽滿地擔負起每位旅客、每趟旅程百分之百的安全!
2. 台南市產業總工會聲援機師工會罷工聲明 機師工會自107年中提出「保障飛安、改善過勞」等多項訴求,合法取得罷工權,歷經和華航資方長期的協商,但在增派長程航班機師人力、改善疲勞航班的訴求上,一直遭到華航資方的拒絕,於是在2月8日也就是今天凌晨6點開始,發動了台灣史上第一次的航空業機師罷工。 公共運輸建設近年來成為政府的重大施政之一,然而交通行政官僚和運輸業資方,精於成本和效益的計算,卻總是把受僱者的勞動條件和職業風險放在腦後,只有在發生重大的公共運輸交通事故,讓眾多乘客失去性命和健康時,才會換得政府虛應故事的短暫檢討。 華航資方近來的回應則令人傻眼,並不是符合法令就會是真正的改善,要不然交通部長林佳龍過年前以「消費者權益」為由,勸阻國道客運業者不要申請合法的「10休1」排班,維持原來的「7休1」,不就是不合理的要求? 難道,要等到出現重大飛安事故,才要反過來檢討有沒有問題? 有一種說法是,民航機師的薪水很高,所以沒有罷工的權利。這樣,我們不就跟資方站在同一陣線,認為低薪才是常態,認為公共運輸的駕駛員應該要以趟次和長時間的出勤來換取報酬才是正常,認為勞工應該多加班來換取薪水才是正常。 但是,把大多數的不正常看成正常,這才是問題。 同樣身為勞工和受僱者,南市產總聲援機師工會此次訴求增派長程航班機師人力、改善疲勞航班的罷工。我們認為,旅客「行的權益」不僅僅是完成旅程,更重要的,是要安全地到達目的地,只有機師不過勞,旅客才會平安。我們也希望大眾可以諒解,忍一時的不便,爭得受僱者權益和旅客平安的雙贏局面,這不就是我們應該期待的事嗎?
3. 【產職業工會聯合支持華航機師罷工聲明2019.02.08】 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下稱機師工會)華航分會於去年八月確定取得罷工權,一度在桃園市政府的協調下,與華航公司進入協商,然而未及半年,即決議重啟罷工,並已於今日(2月8日)上午6時式正式發動罷工,此為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後,近年來產職業工會的第二場罷工,再度證明產職業工會並非外部工會,而且可以站出來發動抗爭、為工人爭取權益。 機師工會在2014年由華航機師率先成立,其後2016年也湧入了大批長榮機師,允為國內最能代表機師的組織,然而機師工會就像臺灣眾多的產職業工會一般,在爭取權益的過程中,不只要面對法律制度設計上對產職業工會的不公平,更屢屢被資方抹為外部工會、不能代表工人,刻意分化工人的團結。 空服員罷工和此前機師工會罷工投票期間,資方和社會許多聲音也因此湧現許多質疑職業工會罷工的聲音,但事實上不僅在勞資爭議處理法早已有明文規定產職業工會同企業工會,只要工會會員過半投票同意罷工即取得罷工權,此次機師工會發動之罷工也經過正當投票程序並過半,充分體現華航機師的集體意志。且觀察此次機師工會華航分會的罷工訴求,改善過勞航班、機師要有合理的升訓和晉用、爭取和華航公司對等談判等等,皆最能代表華航機師的權益甚至全臺灣機師的尊嚴,更重要的是工會願意為此一戰,以具體行動證明,產職業工會有權利、也有實力罷工,產職業工會是可以真正站在基層立場出發的戰鬥工會。 最後,各產職業工會也在此對社會大眾呼籲,應支持華航機師之罷工: 1. 華航機師罷工係因顢頇的華航高層打壓工會在前、背信毀約在後,華航公司近年來不僅違反勞基法、職安法、工會法等數不勝數,打壓機師、空服員、修護人員、地勤人員等各部門的工會和工人,因此各部門的工人事實上近年都在不停抗爭,華航機師此次發動罷工完全是忍無可忍,是為建立對等正常的勞資關係而戰。 2. 華航機師罷工此次訴求,增派人力以改善過勞航班,減少機師需要長時間連續工作11、12小時工作的情況,不僅是為了改善機師自身,預防近年來一再發生機師猝死的案例,更是為了確保旅客百分之百的飛航安全,將旅客平安地送達目的地。然而華航公司對此回應竟是「改善疲勞航班、增派人力會增加成本,影響公司競爭力」,完全沒有記取去年臺鐵普悠瑪事件十餘條人命的教訓,因此我們更應該支持運輸業工人站出來抗爭,提升勞動條件也提升公共安全。 發起單位:北區捷運電聯車駕駛產業工會、台灣鐵路產業工會、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產業工會、台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台灣郵政產業工會、台灣高速鐵路產業工會、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桃園市電子業產業工會、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 新聞聯絡人: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副秘書長周聖凱0933715209
延伸閱讀:
Like
Sad
Bow
2.9K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