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P服裝心理學02 :
你穿的,不只是衣服,是你對世界的態度
每天早上打開衣櫃,我們挑的不是搭配,而是:「今天我要怎麼面對世界?」
心理學家 Hajo Adam 與 Adam Galinsky(2012)提出「Enclothed Cognition 穿著認同效應」,指出服裝不只是外在穿戴,它會改變穿戴者的認知表現與心理狀態。
他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參與者被分成三組,一組穿上白袍,並被告知這是「醫師袍」;一組穿同樣的白袍,但說那是「畫家袍」;還有一組沒有穿白袍。
結果發現,穿著且相信那是醫師袍的人,專注力表現顯著提升。
關鍵不只在衣服本身,而是穿著者是否認同其象徵意義。
1.穿得正式,腦袋會自動開啟工作模式。
2.穿得寬鬆,人比較放得開、也更放鬆。
3.穿得好看,自信也會相應的提高。
這不是迷信,是大腦對「角色」與「儀式」的自然回應。
當你開始重視穿搭,其實不只是想變好看——你是在用外在支持內在。
衣服不只是讓別人看到你,也在幫你認識自己。